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6月26日 星期四

    什么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 文摘报 》( 2014年06月26日   06 版)

        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思考与练习”中,仍然能看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对此我很不解:教学改革这么些年了,怎么还有这个“有表情地朗读”?我教书直到退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以我浅见,中小学生的朗读,做到准确和流畅,很好了。“表情达意”通常指书面表达,其中的“表情”,是传达感情,不是指面部“表情”。

        我从小到现在,几十年读书总是没有“表情”,作为读者,我读书时只有“心情”。比如,我在愉快时读书,我在忧伤时读书;读了书,开始有阅读文本所产生的情感,比如,我读出了书中人物的心情、心境,读出了他们对世事的感慨,我了解了时代波澜下人的命运,总之,被别样的人们、别样的故事打动了。读进了作者的心灵,读出了文本所蕴涵的情感,我会叹息,甚至会落泪,但我的面部可能没有什么“表情”。我总认为,“表情”只是戏剧舞台对演员的要求,同时,也并非所有的角色都需要五官的活动。

        那么,这个“有表情地朗读”为什么会那样顽固地存在于语文教材中,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呢?

        听低年级的课,课本上有这样的要求,“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师上课也落实了。学生读书时有什么样的表情,坐在教室后面看不到,但从那抑扬顿挫的花腔转调中,仿佛能看到学生的眉眼舞动,因为他的老师范读时就是那样——除了耳朵没动,能动的部位都在动。说心里话:绝大部分“有表情地朗读”,不好听,太假了。迫使儿童那样刻意做作地读书,不自然地显现喜怒哀乐的表情,往小处说,不过是有些呆头呆脑的蠢相,从大处看,可能是非人道反人性的教育。我的话也只能说到这里为止:让孩子们像一棵树一样自然地长,真实地活,不要再迫使孩子们去学虚情假意了。

        (《文汇报》6.19 吴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