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我走上工作岗位30多年了,曾在一家大型国企从事技术工作,后来转行成为一名高职教师。经历不同,初心不变,我对技能人才培养有着深切的体悟与认知。
四十多年前,我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制造业企业工作。虽然掌握了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每次遇到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就会有些“怵头”,归根到底是实践经验不足的缘故。于是,我起早贪黑地在厂房里练习,向老师傅们请教,不放过任何一次试错、改正的机会,终于弥补了实践上的短板,有了迎难而上的底气与勇气。
后来,单位组织了高级技师培训班,我被推选为老师,给工友授课,还编写了一本《热处理工技师培训教材》。这段经历,让我萌生了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愿望。
2000年,我成为南京工业职业学院(后改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一名教师。学校重视产教深度融合,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我的经历,与学校推崇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课堂上,我会给学生讲述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拦路虎”以及苦思冥想出来的“小窍门”。每次课后,总有学生围着我问问题,我也会倾囊相授。这期间,我又主编了十几部教材,其中的《模具材料与热处理》荣获国家级奖项。
2016年,学校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组织教师赴赞比亚支援职教培训。我主动请缨,两度参与其中。那里条件简陋,吃饭、打水都得去距宿舍两三公里的地方,每天还要停电4个小时,医疗资源短缺。
我和21位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就在这种条件下开展工作。大家商量后,决定把国内的典型案例、实操经验充分融入到教学之中,并为当地基础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方案。其间,我还主持撰写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成为赞比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
说起最欣慰的事,肯定是看到学生成才。他们有的来自农村,用一技之长改变了家庭条件甚至一个村庄的面貌;有的不断钻研,为“大国重器”增添力量……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技能人才人生出彩。我将继续秉持一颗匠心,高扬风帆、播撒希望。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张士英、苏雁、周仕兴、常河、王斯敏 本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