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09月20日 星期三

    聆听

    褚福海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09月20日   03 版)

        倘若说,阅读是种自我性的单独学习,那聆听,则是种群体性的互动学习。当这样的机遇不期而至,欣喜之余,我很快请好假,并在网上预订好车票,跨上了开往达北京南站的高铁,历经五个半小时的旅程,跨越近两千公里,抵达中国散文年会。

     

        原以为自己固执迂腐,大老远的跑去参加会议,多辛苦啊。岂料进酒店一看,参会的文友之多,超乎我的预料,基本覆盖了除西藏新疆等边远省份以外的全国各地。主办方《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杂志社洞悉各位作者的心理,事先精心策划,认真准备,特邀著名作家到现场讲座,给大家创造了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

     

        翌日上午,著名作家韩静霆、梁晓声先生就散文、小说的写作技巧和大家面对面的交流。两位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创作实践,深入浅出地和与会者分享了感悟,使大家受益匪浅,茅塞顿开。

     

        我注意到,当时在通州区文化馆影剧院内有百余人,除了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等媒体在选角度摄像拍照外,中国文联名誉副主席丹增、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也在座。会场里静谧无声,完全沉浸在聆听带给大家的愉悦里。韩静霆老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极富感染力,犹若雷霆贯耳,令人震撼。而梁晓声老师则是另一种风格,他温文尔雅,细气柔声的演说,恰似涓涓细流滋润心田,给人轻风抚云般的舒畅惬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聆听是种享受,一点也不为过。

     

        下午的年会由中国散文学会原会长、著名作家林非先生领衔主讲。85岁的林老,鹤发童颜,气宇轩昂,且腰不弯眼不花,在大家期待的眼神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林老轻灵而矫健地登上了台,泰然自若地坐定后,结合自己从事散文创作60多年的宝贵经验,口齿清晰地着重谈了写好散文的四大要素,即形象,感情,思想内涵与美感。林老亲和而深有感触地说,一篇好的散文,首先要能感动自己;感动不了自己,又怎能打动读者?林老还不厌其烦地现场解答了诸多文友的提问。大师的淳淳教诲,对大家启发颇深。林老的夫人肖凤女士,呕心沥血书写出数本散文体传记巨著,在中国文坛上可谓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她渊博的才华、清晰的条理、出色的口才和犀利的语言,征服了在场者。事后有文友笑侃道,这次散文年会举办的名家讲座,等同于让各位到鲁迅文学院深造了一回。

     

        年会在持续,精彩在延续。另一个亮点要数是配乐散文朗诵。精挑细选出来的八篇散文佳作,原本就是一幅幅靓丽的风景,和上舒缓悠扬的旋律,配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知名播音员清朗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使得原来僵硬呆板的文字顿时鲜活生动起来,使得本已优美感人的散文更华丽出彩!著名作家蒋建伟的《怒从黄河来》,似乎让各位置身黄河之畔,亲耳聆听黄河的咆哮,真切感受到了母亲河的磅礴气势与悲壮情怀,在心底深处产生了共鸣;江西作家周亚鹰的《山乡的春》,仿佛把各位带至满目春色的山乡中,尽情享受春日江南的那份恬淡与宁静……一篇篇美文,犹如一眼眼沁人心脾的甘冽清泉,又似一道道各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填补着大家饥渴的心灵,慰藉着大家疲乏的精神。

     

        闲暇时,我喜欢听听萨克斯、钢琴和二胡的演奏,也曾为之倾心动容过,但绝没有像配乐散文这般心旷神怡、令人陶醉与铭心刻骨!

     

        彼时彼刻,那情那景,难道你会说,聆听,不是一种幸福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