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飞
“给小孩子写大文学”,这是陈伯吹先生说过的话。近年来,对于儿童文学创作和童书出版,我一直在宣导这样一个观点:儿童文学是大文学,童书出版是大出版。最近读了中少总社出版的吴梦川的长篇成长小说《大树的女儿》,这部作品从小切口植入大时代,用秦巴山区四代女性绵延百年的成长和命运,回应中国乡土文明的百年变迁以及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发展之路,有一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豁然看到了好大一棵“文学树”的感觉。
该作是记叙百年时代巨变的史诗性叙事。这部作品一以陕南秦巴山区的盐道文化为旧时代远景,一以苏陕协作、乡村振兴为新时代近景,远近背景虚实交叠,相互比对映照,呈现出一幅风格浓郁的中国山村百年社会生活画卷,从而强化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作品彰显了作者的历史视角以及藉此表现的乡土现实主义风格。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这部作品与她以往创作的“花朵”系列截然不同,开始生成一种基于民间记忆的朴素的历史观。“一个闷热的夏天早晨,我的大姐马笑突然失联了”,开篇第一句,悬念顿成,马缨和马尾由此踏上寻找大姐的陌生而惊险的旅程,围绕大姐失联、寻找大姐、大姐归来的线索,复杂的历史由此拉开大幕,其中有记忆中的历史,也有新发现的历史;有显性的历史,也有被遮蔽的历史。作者巧妙地将一家四代七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人物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着迥异的烙着历史印记的成长,这样的历史是有来处的,完全基于现实生活和个人记忆,是朴素的,可信的。
作者提供的历史视角其实有两种,除了女性视角之外,还有一个隐性视角是男性的,从太爷马茂修、到爷爷马天喜、再到爸爸马文山,马家三代男性都隐藏在幕后,并非故事主角,但他们的命运却串起了新中国的建设史。从民国时期的匪患成灾,到解放后的开山筑路,从巴山盐道到盘山公路,从铁路到高速路,马家的三代男性一直在和大山的封闭落后作斗争,并且都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就不幸遇难,一部壮烈的交通运输史就浓缩了秦巴山民绵延百年的命运和奋斗。这两种性别的历史视角此隐彼现,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拓宽了乡土现实主义的视野、路径和表现手法,使这部儿童文学作品更具厚重感。
作品时代特色鲜明,视角丰富多元,除了儿童视角、历史视角、文化视角之外,更有它独特的女性视角。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乡村女孩故事,通过13岁女孩马缨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我”展开叙事,讲述大山里一户普通农家的四代女性——太奶、奶奶、妈妈、姑姑、大姐、三妹和“我”等七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人物各自迥异的成长和命运,这四代女性绵延百年的典型性命运恰好代表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女孩的命运演变。从中可以看到一百年来,大山里的女孩们怎样与充满贫穷和偏见的命运作抗争、又是怎样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展现出秦巴山区人民尤其女性所经历的百年深刻而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
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一个家,四代人,七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人物,代表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女性的不同面貌,有着各自鲜明强烈的个性特征,一个个显得血肉饱满,真实、生动。
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主题鲜明,内涵深刻,更具有它独特的文学性和艺术品质。首先,这部小说的架构,包括主题、思想、框架等都是宏大的社会化命题,但完成这种社会化命题靠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低处的生活以及弱小的人物。吴梦川匍匐于地,写乡村最普通的生活,为弱势和边缘人群发声。如果把《大树的女儿》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强大的根系是它紧贴时代的主题思想,树枝和树叶就是那些真实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细节描写以及鲜活的人物形象,它们以丰富、细腻、美好的形态支撑起了小说的审美品质,让整部作品充满历史感、人民性、烟火气,读起来荡气回肠,真实感人。
其次是这部小说的语言艺术。文字超凡脱俗,运笔如同绘画,用白描的简洁来推动故事情节,用工笔的精细来描摹细节,用水墨渲染的秦巴深山独特的自然生态以及农耕文化中最具审美诗意的事物。比如写大姐马笑如何在深山里寻找有香气的花儿,秘诀是看天、等风,作者把这个看天色和等风来的过程写得极具美感和诗情画意;又比如写马缨和马尾姐妹俩在清晨的深山里听山歌,坚信那是死去的爷爷在歌唱,说爷爷就住在白云深处;再比如写马蹄山那些神奇的鸟儿,它们会在春夏秋三季分别呼唤仨姐妹的名字,而死去的太奶一生孤独,没人呼唤她的名字,于是作者就在太奶的葬礼上安排了一个感人的情节,让冬天的鸟儿在白雪飞舞的山林中呼唤她的乳名……这些诗意化的细节处理,使作品在现实主义基调上又平添了浪漫唯美的色彩,整体叙事风格也显得灵动,给读者带来了富有层次变幻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