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张锦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她将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事业,著有《民族儿童文学新论》《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等学术专著,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儿童小说选》《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选(1949-1999)》《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故事精选》等作品选本。2010年,张锦贻的著作《改革开放30年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理论批评奖,以褒奖她在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张锦贻1935年生于浙江杭州,是土生土长的江南女子,1952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求学,从此便扎根北方,大学毕业后在内蒙古师专任教,在那里最早开设了儿童文学课程。后调到内蒙古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一直从事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客观来说,少数民族文学和儿童文学都非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热门学科,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更可称得上是“冷门”。这个研究领域多年来乏人问津,有些人是不感兴趣,有些人是不屑一顾,有些人是刚涉足进来就被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的难度吓走了,也有些人苦于籍籍无名而离开了。而张锦贻却坐稳了这张冷板凳,她坚信这份事业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她心怀各民族少年儿童的成长,心系各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此地。
如今,年届九十岁高龄的张锦贻依然坚持读书写作,依然在为这份崇高而孤独的事业努力着。近期,她出版了洋洋43万言的学术著作《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史》(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又增添了一部重量级的创新成果。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史》一书从儿童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切入,全面梳理和总结了建国七十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源起、阶段、规律及成就,揭示出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以及民族性、地域性、儿童性、现代性相融合等特征,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于行文中。这部发展史,不是纯客观地记录、记载,而是切实地记叙当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少数民族作家真情实感地反映各民族儿童身心成长的文学创作的历程和状态,反映洋溢着不同民族儿童文学作家的生命理想和生活梦想的创作境界和意义。在笔者看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史》还具有突出的特点。
首先,史料搜集的难度极大。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较为偏远的边疆地区,要深入他们的地域,了解他们的文化,跨越语言和文字的障碍,搜集他们本民族的儿童文学代表作品,这个过程十分不易。笔者曾久居新疆,为搜集新疆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品,想尽办法与自治区作协、出版社、作家联络,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和精力。而张锦贻需要去了解全国的少数民族作家,其难度不言而喻。为此,张锦贻时常到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大山、乡野中去,深入民族生活实际,认识民族文化心理,了解民族儿童阅读,认识了很多儿童文学民族作家,搜集了大量不同民族的民间作品和当代创作。笔者在新疆调研期间,遇到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儿童文学作家提到张锦贻,均充满了敬仰、钦佩、亲近和爱戴,将她看作是少数民族作家的代言人。
其次,创造性的时间分期。本书没有按一般文学史常用的时间划分法,分为“十七年”“新时期”“新世纪”三个阶段,而是匠心独运地将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史按时间线索细分为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五十年代末期(最初十年),六十年代初期至中期(文革之前的六七年),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文革之后的六七年),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末(十几年),二十一世纪(二十年)。这样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时代的政治背景以及在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中实际显现出的相对集中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作者没有割断文学与时代政治背景的联系,在文学内部谈文学,而是借助开阔的视野,在每一编的第一章,都结合时代的历史特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对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有一个宏观整体的总结评价和归因分析。然后具体选取每一时期的儿童小说、儿童诗歌、儿童散文、儿童戏剧、童话寓言的代表作家作品一一呈现。在第五编中,作者还结合新世纪的现状,特意加入了图画故事(绘本)的专题研究,全面打捞出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涉及到的全部文体实践。
第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性。张锦贻的民族观一直是与时俱进的,甚至是超前的。她提出:“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概念,而是在时代猛进、生活巨变中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因此,她在每编的末尾专门写了一篇附记,阐述这一时期儿童文学民族性的呈现方式和特点,将五篇附记连缀起来,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整体流变特征与趋势。如,第一编的附记客观指出当时还未出现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第二编附记认为少数民族儿童文学较少受到“左”倾思潮中因批判“童心论”而出现的公式化、概念化潮流的冲击,反而较为充实。第三编附记中,作者欣喜地发现改革开放后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其创作观念有所更新,表现手法有所革新,充分利用本民族独有的生活积淀,开掘出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地域的意蕴。第四编附记认为儿童文学的文化指向和市场开拓对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产生深切影响,更加重视儿童形象的塑造和描绘,不再把儿童文学看作简单的写作,真正厚植于生活土壤,开始对人性的挖掘,而不再仅仅是以往作为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的描绘。第五编附记提出新世纪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文学潮流,张扬了诗性美学传统,有明显的寻找民族文化之根的倾向,也展现了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体现出民族心理状态的新变,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深层内涵。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似乎是难以捉摸的,但是张锦贻在努力为其把脉,努力捕捉其中的线索,洞察其中的规律。
张锦贻在研究少数民族的当代创作时,没有割断其与民间文学的紧密联系,因为民间文学中深刻蕴含着少数民族的民族传统。民族传统是民族历史发展的沉淀,是结合成一个民族的人们世代传承的一种精神形态。在张锦贻多年的研究体系中,她一直既重视各民族广泛流传下来的民间儿童文学,又关注当代民族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史》的绪论部分,作者十分详尽地追溯了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起源,像南方的少数民族神话,如苗族的《苗族古歌》、彝族的《梅葛》、纳西族的《创世纪》、壮族的《布伯》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如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等;民间叙事诗如彝族的《阿诗玛》、白族的《青姑娘》等;英烈传说如高山族的《日月潭的传说》、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等,还有各民族的诗歌、童谣、民间故事等。
张锦贻一直坚持文本细读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记录着厚厚的读书笔记,她治学极其严谨,从没有浮躁矫饰,从没有空话套话,从不故弄玄虚,每一句话都落在实处,每一句话都基于她的认真阅读、深入思考和理性判断。她在研读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品时,真正发现了这些作品的独特之处——她擅于发现他们的一地一腔、一族一调,感受到南北不同民族的“不同风貌风情、别样童思童趣、殊异情韵情致”。“我每年都会写一些论述我国各民族儿童文学状态、趋向、走势的论文。”几十年来,她默默地做着新作品评和史料积累的工作,她曾经评论过的新作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演变为珍贵的研究资料。这是一份具有补白性质的工作,也是一项乏味而枯燥的工作。学术界正是有这样不计得失、勤勤恳恳做基础史料工作的铺路人,后来的研究者才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文脉才能传承、延续下去。
张锦贻对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家饱含深厚的感情,她将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儿童文学作品,看作是从遥远大山里走出的淳朴而又活泼的孩子,认为她们有“说不尽的独特独异,说不尽的清新清纯,说不尽的瑰丽瑰玮”。张锦贻看重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中的生活气息和生活场景,褒奖其中拙朴自然的童心和意趣,可以透过评论看到她对“大山里的孩子”的热爱和呵护之情。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发展史》是张锦贻多年来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和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都具有典范性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