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柏梁
一般研究戏剧的人士包括本人在内,通常是对戏剧历史、戏曲本体的缜密研究和系统展开,高台讲章,一向如此。但是除了专业师生之外,社会上的读者,与我们的各种教科书,或多或少还有些距离。太专业所以高冷,太高冷就容易高处不胜寒。过于高冷、特别系统的学习与研究,需要有持之以恒厘清头绪的耐心,但天下的学问各有专攻,要专业之外的大多数人一直保有兴趣和爱心实属不易,耐心太久就不一定葆有耐心了。
张石山、王芳两位著名作家在《戏台上的中国》一书中跨行谈戏的好处,就在于以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绝不普通、值得关注而且耐人琢磨的戏曲文化。他们在此书中设置了这些章节:
第一章——我们从小爱看戏;第二章——城里乡下戏迷多;第三章——脸谱与行当;第四章——戏曲程式诗意美;第五章——炫目绝技功夫深;第六章——戏剧源流脉络清;第七章——戏剧和文学的关系;第八章——戏剧与生活的互动;第九章——中国戏剧前景展望。
作家谈戏,到底别有匠心。他们的前两章,都是带入感特别强的生命体验和看戏记忆。千百年来,随着春与秋其代序兮,戏曲的总体环境不断统摄着一代代中国人,不管年岁大小,无论城市乡村,百姓都对戏曲有着生动而深刻的记忆。读完这两章,我们的脑海中便浮现出多少戏人戏事,多少观剧者的记忆。鲁迅笔下的社戏感觉,在这两位作家的笔下,得到了更多的印证、衍生的景观。
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谈及戏曲脸谱与行当、戏曲程式与绝技,这便是对戏曲本体的逐步深入。他们认为贺兰山的那幅万年前刻下的简约的人面岩画,其实就是脸谱或曰人类最早“化妆术”的呈现,这也给人以其融通中外古今的诸多启示。他们讲山西蒲剧的须生大师阎逢春的《徐策跑城》到上海演出,请麒派大师周信芳来看,周信芳明面上谢绝,却暗地里去观赏,最后还赞扬阎老师的跑城更高明,其走路、跑路,靴子功、水袖功、髯口功及其独门绝活帽翅功更是天下一绝。
第六章追溯戏剧源流的大致脉络,成一家之言,富于启示意义。但是要把戏曲艺术的脉络理清谈何容易,因为综合艺术的起承转合特别复杂。但是该书第七章叙戏剧和文学的关系,写得很精彩,因为这两位爱如命的对话者,本身就是作家。比如说到著名作家赵树理说他自己是“生于《万象楼》,死于《十里店》”这两部原创的剧作,而大作家赵树理一生都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剧作家,其次才是小说家。这真是颠覆了我的基本认知。这也说明作家往往将戏剧看成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
第八章写戏剧与生活的互动,特别能令人共情。戏剧中演绎的故事,我们明知道是编演出来的,却都会在某个瞬间相信是真的。不然,戏中人为什么会演着演着,悲从中来,在舞台上就哭得不能自抑? 那种情感绝对是真的。真的人,扮演假的人,演出真的情,真真假假,混淆在一块,就成了戏,就成了能牵动我们喜怒哀乐的戏。这中国戏曲,只能说是好极了!
关于中国戏曲前景的展望,两位作家面对年轻人敬而远之的现实,认为守好自己的历史江山,让喜欢的更喜欢,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进来,练就不死之身,九转百回仍又在,那就足矣。至于让蒲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都走向全国,占领多大的阵地,这是妄想。尽管悲天悯人,但是他们还是对戏曲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中华文化包括戏曲文化的“长城”,哪怕仅仅剩下一段残墙,在那根基上,“长城”都将能够重建。况且,我们的文化长城,坚实厚重,巍巍不倒,她的生生不已的子民,在奋力添砖加瓦。
用对话的方式来讨论生命、艺术和戏剧问题,古来就有。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尚书·商书》到《国语》,从孔孟到宋玉等主客问答的骚体赋,皆是如此。近现代人从总体上不再用论文体写作,一般的论著都是自圆其说的高头讲章。但是戏剧就是以对话体包括歌唱在内讲故事的艺术。两位作家一台戏,以对话体娓娓道来,从蒲剧和山西戏曲,延伸到中国传统戏剧的悠远脉络和朝野风尚,引人入胜,话短情长。该书中举出的诸多戏痴人的例证,乍看起来令人发笑,好似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谈资和搞笑的桥段,再一回味便可能要反观自身顿感悲凉。您凭什么要笑一位以戏为命的戏痴呢? 人生没有爱好,审美没有对象,红尘没有皈依,爱好不接地气,这样自以为是的所谓趋赶潮流时尚和新新文艺形态的现代人,真的就那么幸福无边吗?
我愿意为本书中关于年轻人看戏偏少的论断补一笔。大家知道人都会老的,我们发现,在人到中年和老年之后,喜欢戏曲、敬重传统、皈依经典文化的观众,一向以来会越来越多地增长起来。返老还童的现象也好,皈依民族文化主流也好,每一代中老年人总的来看对戏曲越来越关注,对戏曲的韵味越来越能细品,对无法抛却的地方戏的地方特色越来越认同,我们也将这一现象称为认祖归宗的审美回归、民族认同、家园认知和生命痕迹的入韵归辙。东西南北中,那些生于泥土也必将归于泥土的人们,有谁能够拒绝吾土吾民最富于泥土气息的戏曲弦歌呢?
佩服二位作家的多样笔墨和生动可感的表达。尽管本书是以口语对话体写成,但是偶尔也有博大周正的阐述:
中国传统戏剧,如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堪称“雍容华贵”,可谓“博大精深”。戏剧,曾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过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在影视等现代传媒进入国人的生活之前,欣赏戏剧,是中国人最为普及和最为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与审美体验之一。演戏看戏,娱神兼而娱人,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人格养成,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格局养成。如果说,遍及中国乡野的民歌,相对而言是张扬个性的话,那么,传统戏剧更加注重的是维护群体伦理秩序。千百年来,中华文明所教化出来的千百万民众,恪守传统道德、礼之四维,践行着中华民族崇尚的忠孝节义。传统戏剧应运而生,粉墨登场,又在戏台上演绎再现着那典型化了的忠孝节义。
对于所谓正史,中国传统戏剧对之演绎,都有一个戏剧化、通俗化乃至脸谱化的改造过程。换言之,中国戏剧的这般面目,是中华文化的世俗化与艺术化的呈现。在都会,在城市,在乡野,在山村,中国传统戏剧,一直施行着民间自我教化的伟大功能。
诚哉此言,台上台下,戏剧与人生,古人与今人,我们大家共同托举起了一个“戏台上的中国”。
正是因为该书对中国戏剧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巡礼,不啻是了解中国戏剧的一部“小百科全书”,所以我愿意向读者诸君推荐两位作家的这部新作。生动不等于不深刻,通俗往往能够超越流俗,隔山观景,也许能够更加高远,跨行论道,也许能够更加真切。从此意义上言,该书确实对中国传统戏剧,起到了诸多勾魂摄魄,拢心聚情的效果,真正托起了戏台上的中国。从口腹之欲到观剧之癖,从生理层面到审美与精神层面,这就是人生境界逐渐高远起来的文化之旅。
由此出发,大家多去剧场看戏,可与本书相与印证;多看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包括中国文学与戏剧的专题在内,可能人生更加丰富多彩,生命更加绚丽多姿,融入大众的群体审美更加欢悦,一些较为深刻的启示也会油然而生,谁叫咱们看戏看书太少太晚呢!
但是朝闻道,夕有感,人生之乐,从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