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永恒的悲歌》由《永恒的悲歌》和《自然的欢歌》上下两部分构成,茹马特的理想生活沿袭了游牧民族亲近自然、远离喧嚣的传统,从侧面也反映出作者在面对民族性和世界性冲突之时,试图在文化之根中找到这一冲突的解决方式。

    永恒的悲歌与欢歌

    陈妍宏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6月05日   11 版)

        《永恒的悲歌》,[哈]若尔泰·茹马特-阿尔马舒雷著,唐丁仪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55.00元

        若尔泰·茹马特-阿尔马舒雷是哈萨克斯坦作家、记者,其作品风格独特,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洞察,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代表作有《自由的呼唤》《心之煎熬》《永恒的悲歌》等。其作品不仅在哈萨克斯坦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也有不少作品被译成英语、俄语、土耳其语等,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赞誉。最近,《永恒的悲歌》中译本出版发行。

        在全球文化交融之际,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日益显现,孰重孰轻、孰主孰次? 如何在保持独特民族性的同时,又积极拥抱世界性的多元与包容? 如何找寻民族文化和外界文化相互促进、共融共生的道路?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哈萨克斯坦当代文学代表——《永恒的悲歌》。

        《永恒的悲歌》一书由《永恒的悲歌》和《自然的欢歌》上下两部分构成,收录了作者若尔泰·茹马特-阿尔马舒雷最受读者欢迎的数篇短篇小说。《永恒的悲歌》聚焦于哈萨克民族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困惑,是对哈萨克斯坦现实社会的写照,其核心冲突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哈萨克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独特深邃的思想,这些是他们的精神瑰宝和身份象征。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来自外界的价值观也如潮水般涌来,冲击着原本宁静的哈萨克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哈萨克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痛苦之中。他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坚持本民族优秀的传统,却可能被同龄人排挤和耻笑;是放弃传统,全盘接受外界的价值观,但内心会被无尽的痛苦所折磨。这种矛盾在当代哈萨克人的心中不断拉扯,让其心灵备受煎熬。

        书中对这种矛盾和挣扎的刻画细致入微,如短文《美痴》《政治与啤酒》等。在这类作品中,主人翁通常是性格、成长背景和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各有自己坚持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双方对同一类问题持完全不同的看法。这种二元对立的冲突,正是目前哈萨克社会在面对外界价值观冲击的矛盾的具象化。作者通过笔下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主人翁,发出了对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哲理性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在面对变革时的焦虑与彷徨,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化碰撞所带来的冲击。我们仿佛能看到如今的哈萨克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在坚持民族性和拥抱世界中纠结,试图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如果说上部分《永恒的悲歌》聚焦于哈萨克当代社会包罗万象的生活图景,那下部分《自然的欢歌》则更多是作者茹马特对理想生活的勾勒。众所周知,哈萨克民族曾经被称为“草原游牧民族”。作为中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拥有深厚的游牧历史和文化。游牧的生活方式要求哈萨克人具备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知和适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心。尊重自然、爱护动物、敬畏生命,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刻在哈萨克民族基因里的记忆。《自然的欢歌》内含“循迹老猎人”和“布拉拜诗话”两部分,书中描绘了哈萨克斯坦瑰伟绮丽的自然风光、奇趣灵动的动物世界、古老的神话传说,展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风采和特色。一篇篇故事,或单纯描写动物的习性与特征,展现哈萨克传统的动物学知识,如《羚羊母亲》《蛇的复仇》等;或叙述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纠葛,刻画人与自然的关系,如《马之泪》《巴尔萨克》等;或描绘世俗生活,展现哈萨克民间习俗,如《婴儿与蝮蛇》《叼羊手的性情》等;或讲述哈萨克传统的神话故事,传达这一民族对自然、历史、生活的理解,如《变成鸟的妻子》《青蛙雨》等。由此可见,作者茹马特的理想生活沿袭了游牧民族亲近自然、远离喧嚣的传统,从侧面也反映出作者在面对民族性和世界性冲突之时,试图从哈萨克文化传统中寻觅片刻安宁,也试图在文化之根中找到这一冲突的解决方式。

        书中描绘的问题不仅仅是哈萨克斯坦社会的一个缩影,它也反映了当今世界许多民族和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如何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接纳和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我们需时刻警醒,重视自身根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因为这是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和凝聚力所在,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气质和精神内涵所在;同时,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要拥抱文明、拥抱世界,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外界新的观念和事物,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推动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永恒的悲歌》作为“一带一路”国家当代文学精品译库中的一本,属“中亚与高加索”系列,是一本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重要现实意义的作品,展现出了哈萨克斯坦当代文学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对推动中哈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以哈萨克斯坦为切入点,探讨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复杂关系,引发了我们对社会、文化和人性的诸多思考。让中国读者有机会深入了解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内心世界,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这种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