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别让“没有样书”成为读者购书的阻碍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4月24日   19 版)

        【看法】

        近日,有市民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称,新开业的江汉路新华书店内,3楼的图书几乎都被塑封着,希望能增加一点可翻阅的样书。书店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书籍拆封后不便售卖,不打算增加样书。记者走访多家书店发现,各家书店的“样书”规范并不相同,有的为读者自行拆封,有的主动提供样书。(4月17日《武汉晚报》)

        消费者希望书店能够多几本样书,这样可以方便选书、购书,而书店的相关负责人直接表示,考虑到书籍拆封后不便售卖,所以不打算增加样书。这样的回应,多少是让人有些遗憾的。近年来,随着网购的普及,实体书店无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实体书店在经营上都有些举步维艰。

        而和网购相比,实体书店也有自己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消费者在选购图书的时候,能够亲手摸到书籍、闻到书香,能够通过翻阅书籍,看看这本书的简介、内容,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阅读需要,契合自己的阅读兴趣,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可以说,正是得益于这样的优势,所以很多实体书店都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他们很少网购,还是坚持到实体书店买书。

        但是如果像新闻中这家新华书店一样,所有的图书几乎都被塑封着,读者不能拆开来看,那么意味着传统书店的这一优势将不复存在。而这家书店给出的理由是,图书进货就是有塑封的,一旦被拆开,不便于销售了。书店的解释有一定合理性,难道就没有更好地解决办法了吗? 其实不然。

        同一种图书,书店往往会购进很多本,尤其是一些热门畅销书,进货量可能在几百本上千本,书店完全可以拆开一两本,贴上专门的标签作为样书供读者翻阅、选择。而样书经过很多读者的翻阅之后,必定会陈旧、破损,这个时候,书店可以作为打折图书,以较低的折扣卖给愿意购买的消费者。即便退一步来说,这几本样书最后无法销售,但是通过设置样书,可能会有更多读者购买这种图书,书店并不亏本。况且,为了更好地卖书而“牺牲”几本样书,也理应在书店的成本预算里面。

        实际上,很多实体书店也正是这么做的。比如有书店表示,只要书籍的存量大于等于5本,都会有样书展出。还有的书店更是直接表示,“每本书都有样书。如果没有样书,只剩两本新书,也可以拆一本。”这才是真正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也是懂得市场经营策略的做法。

        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在图书出版社的支持和配合下,按书店采购量多少给书店送样书,既能为书店减轻成本压力,也能给读者更好的体验,是一种双赢模式。说到底,现在大多数的图书都有塑封包裹,如果没有样书供读者翻阅、选择,实体书店“自废武功”,是不明智的。

        广西桂林市  苑广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