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影评? 影评的写作有无定法? 这是常常困扰许多影视爱好者的一大难题,也是许多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专业学习者必经的考验。今天,各类网络媒介的发达使得“人人都是影评人”成为可能,但网络影评的泛滥与评论标准的匮乏构成了一体两面的文化与媒介景观。
另一重日益凸显的语境是,从传统影视剧到网络视听、虚拟现实,各类影像正成为我们日常现实的主导性媒介。借用法国学者吉尔·利波维茨基与让·塞鲁瓦的提法,当下社会进入了“总体屏幕”时代。因而在当下理解“影评”,需要超越“电影评论”或“影视批评”的狭隘定义,从广义上将其视为对各类影像视听产品展开的批评实践。就此而言,影评毫无疑问已成为我们理解媒介化社会、观照现实世界的重要途径。
面临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媒介发达、批评对象纷繁局面,重思影评写作的方法和路径变得尤为迫切。对此,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玮所著《影视批评写作》一书的出版可谓及时。在我看来,该书的显著创新之处在于体系化的融合性,这使得它在当前同类大学教材中别开生面,自成一家。
该书的第一重融合,在于追求理论与文本的深度融汇。
国内外的影视批评教材不可枚举,但撰写路径各有侧重。据我了解,欧美此类教材基本很少标举“影视批评”,而是多以“电影写作”(writing about films)为题,内容上偏重于将观看电影的方法与文章写作的规范相结合,如蒂莫西·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的《如何写影评》、凯伦·高科斯克(Karen Goc⁃sik)与戴夫·莫纳汉(Dave Monah⁃an)的《电影写作》等书。国内的同类教材则侧重于对西方各类批评理论流派的引介,或者从理论层面讨论影视批评的属性、功能、类型、方法等。
对于任何批评实践来说,理论都是投向文本的目光。选择从某一种理论去索解文本,就会领略到文本花园里不同的风景。因此,批评理论的梳理与介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许多教材耽于理论流派的介绍而疏于批评实践的演练,使得读者陷入晦涩而抽象的概念迷宫里,偏离了批评由于身处理论与文本之间所具有的实践性、居间性本质,也让许多初学者容易丧失批评的兴趣与信心。
《影视批评写作》一书没有依循许多教材按照理论流派进行分章的体例,而是将理论融会贯通在文本分析之中,通过生动鲜活的批评实践让读者去体悟批评的方法和理论的魅力。该书提炼出本体论、艺术论、媒介学、历史论、产业论、技术论、社会学、主旋律、类型学、生活论十个范式,并以此谋章布局。这些范式并非特定的理论流派,而是不同的批评视角,从中可见作者构建独特体系的野心。同时,该书还归纳出分析-综合、社会-历史、比较-互文、形式-内容、消费-产业五种影评写作应具备的思维方式,在此引领下对“开心麻花”喜剧、神话题材电影、国潮动画、行业剧、犯罪片等诸多代表性文本、样式与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批评方法+批评实践”的写作体例凸显了一种示范效应,使得读者有路可循。
该书的第二重融合,在于揭櫫艺术与现实的紧密互动。
文本意识是影视批评的基本立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就应拘囿于文本本身,在叙事、人物、视听等诸要素里兜兜转转。相反,影视批评要坚持内部与外部、表层与深层的融合,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按照文艺理论家王一川的说法,批评是要透过表层文本去探测那些隐匿在深层的无意识文本,即“第二重文本”。《影视批评写作》一书始终秉持这种双重结构式的批评,持续索解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勾连,发掘文本深处所蕴含的社会现实内容。在作者看来,“影视文本是现实的镜鉴,它们中暗含了现实的密码”。为此,该书在“本体论范式”“历史论范式”“社会学范式”“生活论范式”等诸多章节中,透过《拆弹专家2》《姜子牙》《乌镇》《装台》等诸多案例分析展现出影像作为一种社会文本的特质,开掘出了更为开阔的文化意涵。
该书对于艺术与现实互动关系的揭示,还体现在将艺术作为社会现实的组成部分加以多方阐释。影视批评并非以作品为唯一对象,还可涉及影像生产的其他属性、环节与机制等。例如,在“产业论范式”一章中,作者对我国电影产业体系进行全方位分析,并通过《我是路人甲》等作品探讨了“中国梦”符号的表达在影视工业与文化市场中面临的问题。在“技术论”范式中,作者通过对《捉妖记》等作品的技术与产业链的分析,探索技术与叙事之间的复杂关联,并进一步追问技术创新与中国故事讲述等更为宏大的议题。这些批评视角,展现出作者较为开阔的文化产业视野。
该书的第三重融合,在于坚持本土与世界的交互汇通。
阅读此书过程中,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自始至终秉持自觉的现实关怀与本土立场。在绪论部分,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以西方批评理论为主体的影视批评著作影响下的批评文本带有明显的西化色彩,未必能真正理解我国影视文本、回应本土社会议题。因此,该书旗帜鲜明地倡导“学西学,治中学”的姿态,将全球眼光下的中国意识作为影视批评的一种终极追求。可以看到,该书几乎每一章批评实践的落脚点,都在回应我国社会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新时代语境中的城乡发展、公民美育、中国故事表述、中华美学精神表达等重要议题。
在关注本土社会现实的同时,该书也在自觉地尝试构建本土批评话语体系。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这才是有抱负的批评家应该做的事情——他要为脚下的这块土地所生产出来的文化现象与问题提供解释,解答理论困惑。”此番话语里,可以体会出满腔热忱。批评者需要冷静而理性的分析,也需要热烈而深沉的责任。而从前文列举的本书章目结构,足见作者有意走出西方理论遮蔽、另辟本土新径的努力。当前,“三大体系”的构建是人文社科领域热议的话题。而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层面对于文艺评论工作的日益重视与强化,我国本土化、民族化文艺评论话语体系亟待开拓、备受瞩目。就此而言,《影视批评写作》一书的出现正逢其时,可谓新时代语境下本土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一次颇有成效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三重特色之外,该书在行文上还做到了另一重融合,那就是学术化与大众化的融合。作者有自觉的理论意识和开阔的批评视野,但并没有因此将批评文本视为理论概念的演武场,而是做到了平实生动、洞见迭出。这是当下应该倡导的一种批评文风,既避免了学院派批评常见的深僻风格,也有助于消解网络影评的感性色彩与话语暴力。就此而言,本书既可以作为高校影视批评相关课程的教材来使用,也十分适合成为影视爱好者的案头书。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