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3月27日 星期三

    新型大学发展模式的行动研究

    王洪才 孙士现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3月27日   10 版)

        《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李克军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第一版,86.00元

        李克军教授领衔完成的《新型大学发展模式论》是一部具有鲜明行动研究特色的力作,因为作者本身就是新型大学模式实践探索的亲历者,而且正在经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如何更好地迎接这些挑战是每一位大学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作者以主人翁的身份对新型大学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走访同类院校,请教相关专家学者,边行动边研究,最终形成了这部以促进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转型为目标的力作。由于作者长期深耕于我国新建本科高校教学管理一线,直接面对新型大学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认识非常深刻,进而能够把理论思考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出明显的行动研究特征。

        该书从新模式、新形态、新特质、新使命四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新型大学的发展模式问题。

        新模式突出新型大学的“型”内涵,注重实践方案探索。新型大学指转型发展引领大学、高水平应用大学、高度开放大学、创新创业型大学、多元特色品牌大学、治理体系健全大学。这六个方面概括具有理想性,富有启示性,比较全面地回答了新型大学的“型”的问题,同时正视新型大学发展问题,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面临办学基础薄弱、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从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促进学科专业团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突破,反映了现实需求。

        新形态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把握创新创业教育要旨。书中强调创新创业教育应具有全员化、全过程、全覆盖等特点,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性教育”,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深刻认识,打破了以往将创新创业仅局限于独自创业、开办公司的窠臼,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深化。

        新特质是指在注重基础理论挖掘的同时突出应用实践特征。在对新型大学特质探索中,根据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论,总结出新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要素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属性,概括出新型大学的内涵特征,突出新型大学注重应用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等特点,反映出行动研究自觉以理论为先导的特征。

        新使命是指在当代大学发展中要格外重视时代性,注重调查研究。书中引进乌卡(VUCA)时代概念,直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领域新挑战。新型大学处于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的乌卡化进程中,新的时代特征早已不是稳定,而是不确定。作者不仅基于自身实践,而且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数据,列举了十几所高校典型案例,资料翔实,论据充分,尤其是书末的附表,将我国新型本科院校设置进度、变化情况、具体分布都进行了归类整理,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新型大学发展模式是一个新课题,如何使新型的“型”更为突出,更能够体现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发展特色,能够体现出转型发展的优势,对此尚需进一步探索。就目前看,新型大学发展首先需要在多元的经费来源上进行巨大突破,摆脱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其次,需要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大胆创新,打通与企业合作的渠道,实现校企融合式发展;再次,需要更加突出应用型科研的特色,打破教学与科研分离状态;最后,需要在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建设上有更加突出的举措,否则,新型大学的“新”与“型”就不能突出。在此,特别需要注意吸收国外创业型大学发展经验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经验,如此就可以使我国新型大学发展模式探索的视野更加开阔,研究成果的特色更加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断增强,带动我国新型大学发展走上新台阶。

        (王洪才,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士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