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4年03月20日 星期三

    “相对于诗歌研究的主流,考校名物只是旁支细流中的一道小溪。”然而小小溪流,亦自多春水深意,即使我这样的外行者,也能“在水边听一些好亭子名”。

    “在水边听一些好亭子名”

    沈胜衣 《 中华读书报 》( 2024年03月20日   11 版)

        《诗歌名物百例》,扬之水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月出版,298.00元

        扬之水的新著《诗歌名物百例》,是继《古诗文名物新证》等等成果后,“三十年诗歌名物研究的小型汇总”。这一历来首部集中考释古诗名物的专著,所选160余种古典物事,皆针对前人所未曾言、或言而有误者,作出精准的解说。

        此书秉承其于此领域的历来本心:“以诗为媒,会得古人投射于物的心思和情感;以物为媒,解得诗之所咏与所叹。在诗与物的契合处,与古人之诗笔通灵。”而对比过往著述,则既有深化,对相关内容“修正刷新”;更有简化,“将长篇考证瘦身为几百字的词条”,直出结论,颇便读者。并配有大量彩图,“增添更加直观的画面感”——而这还不仅是扬之水自谦的“以图代言”,要强调的是,她实乃释诗之外亦释图中文物(否则我们就算看到那些实物或图像,都不知其中妙处)。如是,让古诗古物的幽光,灿然广泽今世。

        翻开这部体例精良、文字精致、配图精美、装帧精雅的名物辞典,诸多条目逗人心动:“步摇花”“满池娇”,这么美的名目;“心字”,总记得晏几道的“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带来的无尽浪漫惆怅;“金叵罗”,旧时广东话俚语用来形容珍贵宝贝;“一丈青”,不是《水浒》的一丈青,而是《红楼梦》的一丈青——它们究竟是些什么好东西,有怎样的状貌、构造和来历,书中娓娓道出,呈现“以物的形式现身于诗歌的生活场景或生活细节。”

        我得书是在立春次日,重点读了古代这个节气的应令节物春胜、春幡之篇。虽然过往已从扬之水的旧著略所知闻,但本书词条式的写法,可更加明晰地重温今已不存的古人风韵。所谓“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苏轼这首《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是我喜欢的作品,去年立春,我启览从海南购得的东坡该词手书拓片,自此裱起张挂;但读过多种苏词笺注,对春幡春胜皆只约略言之,难明那宋代连岭南海南都风行的迎春物事。今年立春,我于一个清平旷远的山谷启读霍福的《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这是节气书籍中比较专业深入的一种了,引用大量典籍文献,当中也记述了幡胜等立春的传统民俗符号,然而仍引而无解,不得要领。需待扬之水此书,方得重现旧时春光。而且,虽说她略去了考证内容,但小小篇幅亦见心血和功力:史料、图像和释述俱备,丰富琳琅又要言不烦,呈现了各种质材、各种形制的春幡春胜(甚至还解释了究竟什么是“胜”),满目春色,“宜春大吉”(书中所引唐代金花银春幡中的祝祷语)。

        扬之水在《引言》中说:“相对于诗歌研究的主流,考校名物只是旁支细流中的一道小溪。”然而小小溪流,亦自多春水深意,即使我这样的外行者,也能“在水边听一些好亭子名”。——早年我读她的《古诗文名物新证》,见《后序》引了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位青年学子去拜见苏轼,东坡问他在看什么书,答曰《晋书》,东坡接着再一问大出他的意外:“其中有甚好亭子名?”我颇喜此中的意味。如今,《诗歌名物百例》又如一道悠扬之水,继续绕拂众多古典的好亭子,让我们哪怕仅仅知其佳名、观其倒影,也可春心丰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