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很难将“菜市场”与“书屋”“阅读”放置在一起。然而,在四川成都的菜市场内,却在叫卖喧嚣之中,开辟出一隅阅读空间。10月以来,由成都市文明办会同市新闻出版局、市文广旅局、各区以及成都益民集团共同打造的菜市书屋,首批30个已建成开放。(12月21日《成都商报》)
菜市场具有浓郁的市井气,书屋充盈着书香,“菜市书屋”的组合看上去很违和,却成为生动、鲜活的现实。“菜市书屋”之所以引发关注,就在于打破了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让不可能变为可能。除了柴米油盐之外,每个人都有对“精神食粮”的渴求;大隐隐于市,“菜市书屋”给一些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菜市书屋”懂得因地制宜,有不少和美食、儿童相关的书籍。有的商户还学用相长、学以致用,将阅读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升了销售业绩,这又何尝不是“知识就是力量”的真实写照。对于商户和消费者而言,到“菜市书屋”坐一坐、读会书,通过阅读来启智增慧、丰盈精神世界,有助于让有限的时间过得更有意义。
长期以来,商户子女很容易成为一个被忽略、被遗忘的群体。父母忙于生计,导致他们难以得到有品质的陪伴;“菜场书屋”提供了一个安顿孩子们的公共空间,为孩子们放学之后提供了新去处——孩子们放学比较早,父母还在忙着照顾生意,等待父母下班收摊成了一些孩子每日漫长无聊的时光;“菜市书屋”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儿童读物,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写作业、休息玩耍的地方。“菜市书屋”给予孩子们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善莫大焉。
菜市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包罗万象的菜市场对各种文化的接受度也远超我们的想象。“菜场咖啡”也好,“菜场书屋”也罢,既关心粮食和蔬菜,也憧憬诗歌和远方,将最朴素、最直接的市民文化与生活哲思交融在一起,既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钱袋更鼓”,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脑袋更丰盈”。那些真正热爱阅读的人们,哪怕在菜市场也能够沉下心来;成本更低、更接地气的“菜场书屋”,也应该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让不同的读者在这里都能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在烟火气中维持书香气,“菜市书屋”作为公益项目,需要解决图书来源和人员管理的问题。“菜场书屋”也要满足公众多元化、差异化的诉求,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如饮水机、微波炉、充电插孔、桌椅等休息设施,将便民利民融入到细节之中。在此基础上,“菜市书屋”还可以打造品牌化、高附加值的文化活动,提升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只有多管齐下、久久为功,“菜场书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赢得尊重。
武汉市洪山区 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