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探索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以及公众满意度的提升路径与策略措施。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绩效评估及多元治理分析

    周超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2月20日   18 版)

        《中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姚绩伟、丁秀诗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58.00元

        姚绩伟、丁秀诗研究撰写的《中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在对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与阐释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构建、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AMOS技术等方法,构建了《中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服务公共满意度量表》,并以此测量工具,对中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水平、特征及其差异情况进行了系统量化研究,最后从多维视角出发,探索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以及公众满意度的提升路径与策略措施,此举对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其学术与应用价值均不容小觑。

        本书共七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从政策导向、改革需要、体育发展诉求三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的缘起,以及对国内外相关历史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讨论,并提出本次研究的方法、思路、创新与价值。第二章节聚焦核心概念,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读、界定与分析,其中作者着重解释了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并对其价值意义、适应范围、发展趋势进行了阐释。第三章节直击研究主题,对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进行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详细说明了测评程序的理论构建思路。第四章节构建测量工具,本章完成了中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量表的制定,并对量表进行理论构建、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与信效度检验。为后续研究做好了万全准备。第五章与第六章完成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分别从人口学的特征与公众满意度的对比两个方面,对量表回收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真实、科学、严谨地反映了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基本情况与现实问题。第七章节针对数据所反映的问题与不足,基于新公共管理理念、文化软实力建设等六大视角提出了提高社区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质量与满意度的策略与措施。

        本书所构建的中国城市社区基本体育服务公共满意度量表既能反映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现状,也是对现有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最直观的质量评判标准。与此同时,本书通过实践调查所反映出的相关问题,仍需要我们积极寻求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本书中所提出的相关内容能予以我们一些启示。

        其一,以新公共管理理念调整政府市场关系。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人员结构,简化公共服务工作流程,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效率,解决群众对体育公共服务“急、难、愁、盼”等问题。同时还应强调以市场需求为服务导向,积极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同时以绩效机制加以调控,淘汰过时、不适的体育服务公司,赋予优质体育服务公司更多的权利,从而保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高质量供给,使群众能便捷、满意、舒心享受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最终形成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群众共舞的多方共赢局面。

        其二,以监管一体思路搭建网络信息平台。体育公共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是信息化时代对群众体育发展要求的具现化表现,是“互联网+”模式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打开的“新通道”。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可以及时公布社区最新的体育服务信息与招标信息,在拓宽市场与群众体育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能够有效宣传社区体育活动动态,分享活动过程的点滴,凝聚群众的体育参与意识。同时,网络信息平台并非线上的“公告栏”,单项的信息输出并未挖掘互联网的服务潜力,其互动、社交功能可以带动用户以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体育服务活动中,使群众能以自身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经历为依据,评价社区体育服务效果;监督社区体育执行过程;提供社区体育发展意见,从而唤醒群众的社区“主人翁”意识,使社区能更为精准地从群众切实的体育需求出发,提供令群众满意的体育服务。

        其三,以城市文化内核丰富体育资源内涵。体育不仅是简单的身体运动,更需要人文精神予以支撑。首先应结合城市整体的建筑规划与空间布局,以普及、均衡城区体育资源供给为目标,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调整、补充与更新,在满足居民体育需求的同时针对具有特色体育资源的区域开展资源挖掘,打造城市独有的特色体育,形成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布局。其次在情感认同上,要紧抓社区这根维系邻里关系的关键纽带,以社区为体育服务组织单位,以楼号、兴趣等共同点将居民进行划分,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以共同点契机,使居民在感受体育乐趣的同时,增进邻里关系,创造情感归属。最后应立足于城市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公共服务活动,使体育公共服务成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明信片,彰显城市文化的竞争力与亲和力。

        其四,以权责一致原则完善管理制度机制。现今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中政府、企业、群众三个主体的权责划分存在失衡问题,从而导致参与者出现权责背离,并引发各类不良的社会影响。为调整这一现状,首先,政府应简政放权,既要统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大局,也要将权力划分下放,发挥“指挥棒”作用。以监督权为例,应优化政府公信平台,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将政务公开、财务透明,分权于民,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强化公众对政府职能的监督作用,弥补政府自查自纠所存在的问题。其次,企业在盈利的同时,需强化责任意识。应以保障服务、设施供给的安全性为前提,并制定相应的问责机制予以约束。此外,企业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以体育基金会的形式,进行体育慈善活动。最后,由于现今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仍致力满足群众的健身运动刚需,应加强供给力度、提高供给质量来保障群众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权力。同时,群众应积极参与到体育公共服务的管理之中,树立有偿服务的理念,做好对服务的评价工作,积极为体育公共服务建言献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