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切尔诺贝利》:全景呈现与无尽反思

    关贵海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1月29日   16 版)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增订版)》,[美]沙希利·浦洛基著,宋虹、崔瑞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11月第一版,88.00元

        苏联解体之初,我在俄罗斯留学,身边有不少来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同学,他们讲述的与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核污染有关的情形(包括动植物的骇人征候变化),曾经让我瞠目结舌,以至于在莫斯科市区地铁站出口摆摊叫卖鲜牛肉和奶渣的乌克兰籍妇女,即使占有明显的价格竞争力,却让我不敢靠近。我所在大学的留学生办公室,有一位对我非常和蔼的女职员,不止一次非常自豪地对我讲述,她的丈夫是苏军的一位退役将军,很爱她,所以开车接送她上下班,但不幸的是,他也是核泄漏的受害者,按《切尔诺贝利》书中的说法,是一位“事故清理人”。结束在俄学业前夕,我还陪同一位国内企业家到访过一家位于白俄罗斯南部靠近乌克兰边界的特种企业,也隐约感受到该区域的某些奇特自然和人文现象。这些情节,看上去与《切尔诺贝利》一书无关,但却是我阅读体验的真实底色,也符合该书作者的写作目标——每个人都被记录。

        作为自身学术生涯起步于研究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变迁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中国学者,我鲜有机会读到如此鲜活、动感、真实,既全景又入微地再现苏联历史事件的著作,也不由自主地慨叹该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付出的难以估量的体能、心理承受力和时间。作为学术同行,我真心为作者喝彩。

        当然,更让读者肃然起敬的是书中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的芸芸众生。从当时的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到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某些所领导,再到核电站站长和消防员三兄弟,书中所有人,都是特定时代、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制度逻辑和表达路径的载体,每个人的言行都早已被模式化(机械化),却又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赋予了浓烈的个体生命气息。用作者的话说,在切尔诺贝利,展现的是无处不在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反观之,每个人同时又都是特定的权力体制、社会架构和危机管理模式的殉难者。读到这样的情节,让人憋闷得透不过气来,想哭,又哭不出来。

        作为历史学书籍,作者显然致力于揭示苏联在这一核灾难发生和应对过程中浮现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包括苏共中央高层与加盟共和国当局,军工技术部门与电力经济系统、核电站从业人员及其他利益和行业群体之间的既统一又对抗的复杂关系。换言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作者看来,是一次意外的技术事故,更是在体制、思维惯性与陋习下由偶然的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系列必然的空前灾难。

        毋庸置疑,作者力图揭示的图景是,在苏联超级大国地位不可撼动的表面认知背后,军工体系主导的科技(包括核电工业的设备和管理方法)存在的短板,媒体人和特定核电技术安全性、核可靠性怀疑者的声音,常常被刚性的(本位主义的)保密制度和报喜不报忧的惯常做法掩盖,进而错过亡羊补牢的契机等真人真事。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深刻影响了核事故的引发、应急处置和难以估量的悲剧性后果,这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苏联历史课题,就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的安全环境而言,也不乏其迫切性和必要性。

        在充分肯定作者细致入微的叙事和鞭辟入里的分析的前提下,也有必要指出若干值得商榷的论点和表述。作者特别强调苏联解体时俄乌分家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间的重要关联性,这一点不具备足够说服力。众所周知,该事故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中央与地方、军事技术部门与电力部门之间的本位主义、主导权和利益竞争下的博弈关系,而不是民族关系意义上的俄乌对立问题。民族关系问题,远比一座核电站建在哪里和怎么运行复杂得多。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