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充分运用个体的致知能力来感受植物

    刘华杰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1月29日   16 版)

        《认识北京常见植物》(木本篇),刘莹、韩烁著,北京出版社2023年10月第一版,68.00元

        这是一本指导初学者认识身边植物的小书。

        不同于专业教科书或者某一地区的综合性植物志,它并不追求体系的完整性,而是讲究实用性,以引领大家进入“植物界”(vegetable kingdom 或plant kingdom——英文字面意思是“植物王国”)。全世界有植物30多万种,中国分布有大约3万种,北京地区也有2000多种,可谓种类众多,因此将植物界称为“植物王国”也恰当。

        我们是普通人,认识、探究身边植物的方法与专业学者的做法可能不同,也可以不同。科学地辨认植物以及科学地研究植物,十分专业、十分必要,但是它只适合世界上很少一部分人。科学值得尊重、学习,但是它也只是一种或者一类重要的研究方式和知识体系,除此之外世上还有许多别的探究方式和知识类型,不能说前者重要后者不重要。特别是,不能因为我们暂时没有成为或者将来也无法成为科学家,而放弃感知、认知、理解植物的机会和权利。因此,我愿意鼓励大家,一开始就记住两个字——“我能”!

        普通人能不能认识植物、认识足够多的植物,比如50种、100种、300种、1000种、2000种? 回答是,没有问题。即使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也能做到。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农民、家里的老人。先不说100种以上的情况,就以50种为例,任何人都有能力认识50种身边的植物,实际上这个数字被严重低估计了。走到大街上、走进校园里一眼就能看到许多植物,上了餐桌,一顿饭就能遇到许多植物,只是我们是否留意了它们。它们叫什么名字,如何区分它们,它们开花时什么样?

        认识50种或更多种身边的植物,用什么办法? 有许多办法,都是可行的,可以做到殊途同归。在大学有大学的讲法,在小学有小学的讲法,在社会有社会的讲法;在农村有农村的做法,在城里有城里的做法。本书也提供了适合初学者的方法,如“五步法”“叶子识别法”等。实际上,为了让大家树立自信心,我愿意这样讲:“怎么都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致知能力。面对未知物,只要我们用心关注它,不管用“五步法”还是用“望闻问切”(中医)、“视触食嗅”,都有可能搞定它,甚至我们根本不需要知道方法的名称。比如,我们都认识身边关系密切的一些人(朋友和亲戚)和远方一些不相干的人(政治人物、娱乐界明星和体育健将),问一下自己:用了什么办法? 恐怕一时说不清楚。也就是说,我们“稀里糊涂”就认识了他们,这个必须得肯定,它是一个基本事实。当然会涉及一些方法,但在方法之前,更重要的是“关注”。因为没有“关注”,就不会“动用”方法,对人体而言,就不会“启动”我们的致知能力。“关注”算什么本事? 不算大本事,但是一个人关注什么,体现一个人的品位、能力,预示着人生前景。关注身边的植物,绝对值得,丰富的植物值得我们一生关注。为了提升认知能力、改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为了维系平衡的生态,我们都有必要关注不起眼的植物。但我不是说只能关注或者必须关注植物,不喜欢植物的人,也可以关注眼前的飞鸟、蜘蛛、昆虫、岩石等,大自然足够丰富,“总有一款适合你”。

        有了“关注”,就会有相应的初步观察。就像你喜欢一个人一样,你会在多种环境下轻松地识别出他(她)。你是如何做到的? 你不可能去量其鼻子的尺寸、脚的大小、小腿的长度等,但只望一眼背影甚至只听到一声咳嗽,你就能断定是他(她)! 通常非常准确,也有出错的时候,但不多;即使有,但因为你有学习的本事,会马上修正,下次就不会犯同类错误了。于是,“关注”是一种动力、一种能力。现在,所需要的只是把关注的对象从人物扩展到植物。不是让你放弃你原来的喜爱,而是拓展一下。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关注的东西多了自然会分散“能量”、降低认知效果,但是同时也可以触类旁通、彼此促进。对于年轻人来说,认知潜力巨大,几乎是无限的,不会因为兴趣的一点点拓展而耗尽身心资源、能力。简单点说,大脑不会被占满,反而会被激活,并发挥更强大的认知能力。

        在不晓得什么方法最适合自己时,不要为方法而纠结,可以单纯地记住20种、50种常见植物,然后再慢慢总结规律性。想一想自己以及他人是如何提取规律性的,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都能提取特征形态信息及其他信息,不断练习、巩固,我们自己的个体认知能力就会提升。科学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特别强调个人致知和个人知识,他写了一本大书就叫《个人知识》。初听起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在公共知识、客观知识大行其道的现代社会,为何要强调个人知识? 简单说,人类个体要想创造新知识,必须经历个人知识的阶段;反之,要学习已有的公共知识,也必须得把它下载、化归为个体知识才能为自己所掌握。

        我不是说只能敝帚自珍,只关注自己的一点小心得,那样做是不经济的、不聪明的。关于植物,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知识,关于辨识植物,已有许多可用的靠谱方法,它们经过了反复检验。到了一定阶段,聪明的你一定不要拒绝它们。

        最后,再说三点:第一,单个地认识植物有时反而难,一时摸不到头脑,可以一类一类地认识。全球30多万种植物可分作一定的类型,最基本的分法是分“科”(family)。科数并不算多,一共才400多个“科”,北京的植物一共才100多个“科”。这些“科”相当于“筐”或“抽屉”。某种意义上,接触不认识的新植物,不要急着一下子分到“种”,而是先猜一下它属于哪个“科”,即应当放到哪个“筐”中。“科”确定了,它所属的大“家庭”就清楚了,想进一步查所在的“属”和“种”也就容易了。长期关注一些植物的“科”,自然而然就能总结出它们的共有特点。第二,认识植物不宜贪多求快,不要强迫自己。可以慢慢来,重要的是坚持。我给出的建议是:一周认识1种植物(当然你也可以一天认10种、30种),这个不难吧? 但想一想,一年有50多周,坚持一年也就能认识50多种植物了,积累三年就会小有收获。况且过程中不会是单纯数量的积累,到了一定时候知识自然会融会贯通起来,能力会加倍提升,那时就进入正反馈循环,可以快速认识更多植物了。其间,一定也会有挫折,有搞不定的情况,本书中有一句话非常重要:“一直看到它开花!”如果植物就在附近,一时认不出也没关系,只要一直关注着,时常观察,等到它开花,就好办了。花是比较稳定的分类器官,看到花的形状,你就容易判断它具体是什么了。第三,不要轻易打听植物的名字。这个劝告似乎与通常别人给出的相反。可以适度询问,但不能一直问。通过自己的努力,认出一种植物,是一种成就。关于植物的名字,“不懂就问”其实并不值得鼓励,因为那样得来的知识是廉价的,自己印象不深,很快就忘了。

        愿大家与植物为友,学习、生活快乐!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物学文化倡导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