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9月06日 星期三

    文学是人类独有的符号创造的世界,是虚构的满足,是精神的寄托,是关于现实的补偿,是对世界与人生的不断追问。

    《勇敢的旅程》:关于童话的阅读魅力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9月06日   16 版)

        《勇敢的旅程》,[加]林赛·马蒂克、乔希·格林赫特/著,[澳]苏菲·布莱科尔/图,朱墨/译,接力出版社2023年3月第一版,45.00元

        ■东禾

        一只小熊跟随一位士兵奔赴战场的旅程,百年后为什么仍然牵动人心? 加拿大作家林赛·马蒂克的曾祖父哈里·科尔伯恩在1914年8月24日那天翻开他的日记本,记下用二十块钱购买一只黑熊幼崽之际,他可能意想不到,这只小熊,将成为爱和勇气永在,信心与希望永不泯灭的标志与象征。

        在林赛·马蒂克的长篇童话《勇敢的旅程》中,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伏脉千里,构建了一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加拿大与英国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明线是小熊维尼的历险之旅——在森林里失去妈妈,被猎人的孙子所救;在加拿大白河镇火车站被中尉哈里买下,在瓦尔卡帝埃营地帮忙阻止惊逃的马群;随部队远渡大西洋,她平息了船上军马与老鼠的争斗;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整备时,成为加拿大第二步兵旅的吉祥物;哈里去法国参战,将维尼托付给伦敦动物园,维尼的可爱与善良,抚慰了战争中的人们伤痛的心。温情童话的背后,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熊熊烈焰烧遍整个欧洲的现实,人们看不到希望与信心。而维尼的故事,是从战争废墟里开出的温暖之花,是飘扬在战火中的关于信念的旗帜。善良的人们把爱和关切给与了一只普通的小熊,而这只小熊,也把爱与善意给了身边所有的人;他们坚信,战争一定会结束,和平与安宁一定会到来。

        所以,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童话作品,幻想和现实世界杂糅,并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这也是一部以童话思维贯穿的儿童小说写作,有着饱满的故事性、情节线和日常生活细节层面,有着丰厚的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背景。

        虚构本就是人类得以扩展自身的创造物,文学即为“三元合一”——现实、虚构和想象合而为一的产物,文学的魅力,就在于为不断追寻人的存在的多样可能性而提供借鉴。在以童话思维贯穿的小说写作中,始终闪烁着一个纯真纯粹的时空,承载着心灵的困惑和向往,寄托作家的梦想和归程。

        幻想故事,往往可以放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下进行讨论。比如,《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写成于1865年,时值18世纪末的文学狂飙运动,强调激情、推崇个性,呼唤在精神领域中挣脱现实的束缚;由此,该著试图突破欧美儿童小说以教化为目的的单一模式,以孩子的激情和逻辑展现一个梦境般的世界。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系列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虚构的神奇国度——纳尼亚王国,是作家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与乌托邦,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想所在。而理想越美好,现实就越显残酷。“纳尼亚”系列的创作,直指对人类自相残杀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

        所以,童话故事中所表达的意义总是具有隐含的社会意义,隐喻式的叙事是对现实充满想象力的投射与评论。幻想的产生是因为对所处现实环境的不满——“如果找不到新世界,我们就用幻想来创造一个”,《说不完的故事》的作者安迪曾做如是语。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着种种的不如意,比如哈里中尉与小熊维尼所处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由于西方列强大力推行海外殖民扩张,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发展到极致的产物。战火熊熊燃烧至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数以千万计的人在战争中死去,社会动荡、百业凋零。由此,人们对小熊维尼的爱和关切,小熊维尼对人们的爱与善意,在这样一个年代就尤显珍贵。

        面对困境,成年人往往通过理性逻辑来自我排解,但儿童缺乏理性逻辑的经验和认知方面的积累,借助感性的想象来排解困境成为最好的选择。想象的表面之下是人的渴望和向往,是对超越现实、超越人性的渴望。人不能没有理想和希望,也不希望永远在所处的逼仄现实的空间中痛苦而压抑的活着。

        由此,幻想故事从根本上不是关注事物的可能性,而是关注愿望的满足性;幻想故事是对固有的现实生活的超越与解放,引向一个新世界的可能的入口。如果现实世界让人感到失望、无奈甚至恐惧——比如幸福宁静生活的逝去,比如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为了弥补这些缺憾,一只小熊出现了。她是如此的与人为善,她要给人间带去快乐,她希望所有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都能告别“一战”的深重灾难,重新生活在童话之中。

        而这只小熊,就是孩童的写照。在被哈里买下,跟随哈里奔赴大西洋那边的战场时,她还是如此的弱小,无法独立存活——如同现实生活中的儿童,他们弱小无助,需要倚赖父母;然而,同时,她又是如此的“强大”,她乐观、无畏、热情,走到哪,就把爱与抚慰带到了哪。小读者在并不独立完美的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种种特征,使他们从遥不可及的崇高中回到日常生活的坚实基础之上,与主人公建立了同一层面上交流的平等关系,更直接地对主人公小熊维尼产生了同情式的认同。

        诚如托尔金所言,童话的意义在于“恢复”与“慰藉”——在重建中恢复,在幸福美好的结局中实现慰藉。童话在幻想与现实的交融之中,实现了诗意与寓意的结合。生活不仅仅只有现实,还有精神、有梦、有无边的想象世界。文学作为人类的伴生物一直存在,就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类心灵和感情的需要。

        当然,所有进入幻想王国进行奇异历险的人,都需要有一颗童心。这里所意指的童心是人性与天真。

        如果说,给学龄前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不受理性、逻辑的制约,可以自由出入于现实与幻想,非理性的心理世界要比理性世界更真实;那么,大一点的儿童,由于知识的增加而萌生理性思维,但还是感性大于理性,由此,他们需要描写真实、表现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但又有超越现实羁绊的阅读愿望和欲求。

        构建心目中的文本世界,表达的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和期许;幻想,具有内心的真实性。幻想是现实生活中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不可能违背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幻想文本与社会和历史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从更高层面实现了历史现象与生活现实的真实,反映了人的内心真实和审美理想。

        当然,幻想文本的特质决定了读者在阅读时会遭遇远离现实庸常的东西,超出感官范围的事物会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距离感,造成读者对幻想世界的“不相信”。然而,成熟的作家会运用其高超的创作技巧,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心理上的真实感和认同感;真实世界并不存在的事物,可以赋予它们内在的真实性,以实现幻想文本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在《勇敢的旅程》中,一切都是以现实主义手法的描摹开始的。温带森林的春天,熊妈妈和小熊维尼的生活日常,猎人家的马厩、鸡舍和生活日常,包括“一战”中的诸多细节,从瓦尔卡帝埃营地、索尔兹伯里平原到战争年代的伦敦生活,笔墨一一宕开,娓娓道来,是符合历史真实和社会真实的钩稽与重现。整个故事以一种从容温情但又直接有力的方式讲述着,以儿童能够理解并且会为之感动的方式,将浪漫与冒险的故事包含其中。在这样一种循序蔓延的氛围中,各种神奇的事情得以发生。比如,所有的动物都拥有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他们能和人一样彼此之间自如交流,动物们像人一样背负了情感和道义,他们将不顾一切,救助世界于水火之中。这一切都是如此的可信。

        一边是先在、自在的现实世界,一边是由作家创造、被读者阅读和接受的自为的幻想世界,优秀的作家用其高超的创作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幻想世界描绘为如读者亲身感受一般,在阅读的惊异中接受和认同幻想世界的真实存在,由此,作品获得其最初创作的意义所在。

        如此,我们才能获得幻想世界馈赠的人生礼物。不管是“逃避”“慰藉”还是“恢复”,童话文本在展示一个既异于现实、又描绘现实的世界的同时,给与了孩子们相信爱与真善美的力量,以及相信梦想、追逐梦想的动力。描绘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童话文本,更是对现实人生的想象与超越,为世俗人生增加诗意与灵性,从而超越现实的种种羁绊,最终实现对现实人生的震撼与影响。

        此外还需要提到《勇敢的旅程》给小读者带来的阅读的愉悦。主人公小熊维尼命运中的一个危机解除,新的历险又接着开始,在历险审美世界中,种种悬念与巧合编织在一起,不断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也不断打破读者的期待,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审美效果。奇特、历险的审美叙事特征,之所以得到小读者的追捧和喜爱,是因其暗含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游戏精神。

        童话文本中的幻想性、故事性和冒险主题,都指向了儿童的成长。故事具有过程性,正好契合成长的要义;而冒险正是一种认识和认知的过程,主人公经历了艰难险阻,也丰富和发展了自我;不可知的旅程,正是深刻的成长和历练之旅。

        文学是人类独有的符号创造的世界,是虚构的满足,是精神的寄托,是关于现实的补偿,是对世界与人生的不断追问。而童话,也许是最能体现文学这一独特价值的文本,在幻想的艺术王国中,重建梦想、和谐、美善与荣光。

        人人都需要情感和力量的寄托之所在——它是真善美,是理想国,是人类的信心、希望和勇气之所在,是我们生活的意义与力量之所在。这也正是小熊维尼的故事,历经时光淘洗仍熠熠生辉,站立在无数人的书架上的关键原因。

        此外,我们还需要提及的是,该著高超的翻译水准,是作品文学价值和阅读价值展现的前提。虽然是一部翻译过来的童话作品,但译者显然具有作家水平的文笔功底,跳出了原文语言形式的桎梏,整部作品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尤值一提的是,译文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叙述技巧和叙述结构,宁静、纤细、和缓、温情的语言,塑造出独有的空灵气质,弥漫着诗意的氛围,让读者久久难以忘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