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康慨
今年是19世纪大诗人、自由战士和民族英雄裴多菲·山多尔(1823-1849?)诞生200周年和匈牙利的裴多菲年。英文的《匈牙利今日》日前采访了78岁的文学史学家和匈牙利科学院文学所前所长瑟雷尼·拉斯洛(Szörényi László),介绍中国读者对裴多菲的接受情况。
瑟雷尼说,裴多菲的独特性可以为那些与匈牙利人相隔甚远但又对他们怀有某种同感的人所感知,中国人就是这样。“这是一个对我们充满敬意的国度,我们可以在他们面前把裴多菲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当然除了中国诗人之外。”
他问过一位到访匈牙利作家联盟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人到底知道多少首裴多菲的诗呢? 对方告诉他,一次调查显示,“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记得裴多菲的17首诗歌”。瑟雷尼表示,这大概要比普通匈牙利人记住的多出15首。
瑟雷尼说,中国对裴多菲不同寻常的喜爱源于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作家鲁迅。1908年,鲁迅还是个年轻的留日医学生时,“在一家二手书店找到了所有的德文版裴多菲诗集”。读完之后,他写文章呼吁翻译裴多菲的所有作品,因为没有比他更伟大的诗人了。鲁迅不仅亲自翻译裴多菲的诗歌,后来也曾尝试翻译作家米克萨特·卡尔曼的作品。
然而,裴多菲诗歌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早在1880年4月就出现了。译者是德国柏林大学的教授芍兑(Wilhelm Schott,威廉·肖特),他不仅通汉语和匈语,还懂其他好几门外语。在外交官陈季同的帮助下,芍兑用拉丁字母把裴多菲的一首爱情诗《小树颤抖着,因为……》(Reszket a bokor,mert…)译成汉语《动彼柔枝》(Túngpi zeu tschy),发表在特兰西瓦尼亚城市克卢日的一份匈语期刊《比较文学杂志》上。2016年,一位中国学者百般努力,终于成功地将芍兑的译诗译回汉字,这时人们才发现该译本是一份杰作。
瑟雷尼所说,应该指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杨俊杰2014年和2016年分别以德语和汉语发表的论文《陈季同和芍兑:裴多菲〈小树颤抖,因为〉汉译考》。
经杨俊杰回译,芍兑的译诗如下:
动彼柔枝黄鸟坐栖摇摇我心心忽在子吁嗟子兮美且好兮世所宝兮
……
1931年2月,国民党政府在上海秘密杀害了五位左翼作家。两年后,鲁迅发表追忆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引用了白莽(殷夫)在鲁迅所赠德译《彼得斐诗集》书页上写下的四行译文:“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四句诗从此在中国成了人人耳熟能详的座右铭。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很喜欢裴多菲。1915年在与宋庆龄的婚礼上,他即席朗诵了裴多菲的诗《你爱的是春天》(Te a tavaszt):
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季。秋季正和我相似,春天却像是你。
你的红红的脸:是春天的玫瑰,我的疲倦的眼光:秋天太阳的光辉。
(引孙用译诗)
瑟雷尼指出,中国人不会无缘无故地爱上一位匈牙利诗人。除了对匈牙利人怀有同感,这也是因为裴多菲的艺术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