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淳
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它有助于语文教师从日常教学的生活化表达走向学术化的专业表达,它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贴心、实在的帮助;这是一本有深度的书,它有助于语文教师从经验、感性的重复性教学行为走向理论、理性的创造性思考,它为广大语文教师形成学术品格提供了有效的策略;这是一本有格局的书,它有助于语文教师提高专业认知,沉淀、转化与推广教学成果,它为广大语文教师增强职业认同感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这本书就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小学语文国家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吴欣歆老师最新力作——《教育写作指南:语文教师的学术表达》。
按照语文教师的工作要求和发表教学成果的类型,本书分为教学文本解读、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题研究报告、教学论文五章,每章均由明确基本概念、讨论一般要求、提供优秀样例三部分组成,方便教师系统学习和对比参照。笔者认为,这五章内容适于各类语文教师阅读学习,同时,各章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语文教师又可发挥不同的功用价值。
本书是青年教师的“必修课”。青年教师可以重点研读本书教学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两章,这两章可以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掌握教学的两大法宝,使青年教师不仅能够打下扎实的语文教学专业基础,还可以尽快地在教学学术化的道路上扬帆起航。青年教师既要明确解读教学文本的意义,又要掌握解读教学文本的合理流程:文本素读-文献阅读-教材研读-学情调研。青年教师既要厘清教学设计中常用的概念内涵,又要知晓能够达到发表水平应关注的四个方面:设计理念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科学性,教学过程、评价与目标的一致性,教学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本书是骨干教师的“助推器”。骨干教师可以重点研读本书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两章,这两章可以帮助骨干教师将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自觉的认识与探索,用学术话语及研究逻辑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公共的专业知识,启发更多教师用批判性反思的态度面对自己熟悉的教学场景。教学案例能够促进教师开展专业性反思,使骨干教师实现“二次发展”、突破“高原期”、成为创造型教师。教学论文是教师研究的理论成果,要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实现旧问题的创新性解决。能够撰写达到发表水平的教学论文,是一名骨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本书是知名教师的“续航仪”。知名教师可以重点研读本书课题研究报告一章,本章选取课题研究中的四个重要节点,系统、规范地为教师在课题研究报告撰写助力续航。本章可以助力骨干教师成长为知名教师。知名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要成为“知识创新者”,知名教师要探寻与自己“研究气质”相合的选题,借助理性实践、探究本质、追求创见的课题研究方式来完成一个自我突破的研究过程。
笔者研读吴老师的这本书,最深切的感受是本书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实操性、前沿性、指南性和可读性。
本书是关于教育写作的学术著作,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全书的内容上,也表现在吴老师撰写的专业精神上。专业意味着严谨与规范,传递着求真务实的学术品格,本书呈现出吴老师对学术规范的尊重与恪守。本书的读者主要是广大的一线教师,他们非常渴求从书中获得可操作性的方法。吴老师很了解读者的需求,因此书中提供了各类优秀样例,供教师学习借鉴。她不是简单地将优秀样例放在那里,而是对案例进行深入透彻地剖析,手把手地教给教师撰写优秀样例的具体方法。譬如在指导教学案例的撰写时,本书将“叙述教学过程、阐释教学主张、追问教学观念”三个类型案例的撰写过程和写作重点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实操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探索解决课程教学变革过程中涌现的新问题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本书着力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中的实际困惑。譬如在教学设计撰写过程例析一节中,书中呈现并分析了单元教学设计、单篇教学设计和整本书教学设计的撰写过程,为教师落实学习任务群和单元教学理念提供了有效的抓手。
本书为广大语文教师指明了专业发展续航的方向,语文教师要进行学术表达,就要准确使用概念,用清晰的概念提高公共表达的有效性,还要自觉学习并运用教育教学基本原理。本书的指南性还体现在书中的注释,这些注释是吴老师以专业的视角从众多文献资料中筛选出来的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选取注释中提到的作品,进行自主性延伸阅读。
本书语言简洁生动,内容丰富系统,视野宽广开阔,体现出吴老师深厚的学养。这是一本值得语文教师一读再读的专业发展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