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8月23日 星期三

    作品以极其精巧的结构,集中笔力,通过发生在药铺掌柜田映川家一波三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一段亡国奴的血泪史,这也是一段不忘国耻、不甘屈辱以匹夫之力反抗强虏的慷慨悲歌岁月。

    《回家的孩子》:把慷慨悲歌岁月讲给孩子听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8月23日   16 版)

        《回家的孩子》,刘东著,大连出版社2023年6月第一版,46.00元

        刘 东

        ■徐德霞

        刘东的新作《回家的孩子》是一部很少见的儿童小说,从作品在作者心中萌芽到真正写出来历经25年,作者说“25年来,我从没有想过放弃”,可见这部作品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它自身的分量。这是一个有痛感的故事,记忆中的伤口看似已经愈合,其实一旦触及,它依然会流血,会让人不寒而栗,还有内心深处难以抑制的屈辱和愤懑就会一股脑地涌上来。读这样的作品不好受,真是痛彻心扉,悲愤交加! 由此我想,困扰作者25年的不只是收集资料难,最难的还是怎么写的问题,包括作者提到的“大与小”(大主题和小读者),“深与浅”(面向小读者该把故事写到什么程度),还有“恨与爱”“暗与光”等复杂问题的处理。再现那段屈辱历史的意义不言而喻,怎么把这重大意义融合进一个真实生动的故事中,让孩子们能看懂记住,并能刻在他们的心中,这是颇费心思的。

        总之,这是一个有难度的写作,也是一个有根基的写作,一个把自己的身心情感全部投进去的写作,是作者思想、情怀的释放,也是对作者功力的一场考验。应该说,刘东成功了,最终奉献出了一部有深度、有力度、有厚度的精品之作。

        关于抗日战争的文学作品很多,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当年的日本侵略者杀人如麻,其残暴凶狠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的程度。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真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之痛,本就应该让下一代牢记在心,不忘国耻。与诸多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刘东这部《回家的孩子》独辟蹊径,这里没有战火硝烟,却比血腥屠杀更可怕,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实施精神奴役、文化扼杀、奴化教育,是想改造中国人,从根本上泯灭中华民族。作品以极其精巧的结构,集中笔力,以被日本侵略者霸占时期的大连为背景,截取了1945年4月到8月日寇投降前这一段时间,通过发生在药铺掌柜田映川家一波三折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一段亡国奴的血泪史,这也是一段不忘国耻、不甘屈辱以匹夫之力反抗强虏的慷慨悲歌岁月。

        田家本是人丁兴旺、家道殷实的小康之家,祖上开私塾。日本人来了,先取缔了他们家的私塾,他们只能开一家小药铺聊以度日。他家有三男一女,大儿子伯男和女儿杜若均已成年。抗战初期,大儿子便离家出走,到了抗战前线,成为一名飞行员,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妻子也因病去世,剩下一个独子唐生无人抚养,幸被一位田家世交绍师傅相救。作品开篇就是绍师傅带唐生到田家认亲,这本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件事却变得异常危险艰难。因为唐生来历不明,如若查出是抗日将士之后,全家人将性命不保。有亲不敢认,有家不能回,这就是亡国奴的真实写照。作品采用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方面写田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孙子想尽一切办法,蒙骗过乡邻和日本人,最终让唐生和跟他年龄差不多的小叔叔男一起上了日本人办的一家学校。另一条线索则写田家二儿子仲男在旅顺上高中的情形。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都是在日本人的高压统治和严密管制之下。在校学生一律只能学习日语,接受日本奴化教育,每周还有一次所谓的“日语日”,在这一天里任何人不许说一句中国话,说了就要挨打受罚。由此可见,当亡国奴的日子,不只是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而是连做人的资格也没有,国格尽失,人格尽失,做中国人成了原罪! 日本的奴化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从精神文化上消灭中华民族。为此日本人还做出了种种歧视中国人的规定,不许说中国大、日本小,一张地图就惹出一场祸端;不许和日本人同乘一辆车;不许吃大米饭,吃一口就可能要人一条命。在日本人的铁蹄之下,中国人形似蝼蚁,命如草芥。这就是亡国奴的悲惨处境。

        可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从来就不甘心做亡国奴。唐生痛恨日本人,入学后执意不学日语不说日本话,为此在校处境艰难,备受欺辱,连带着叔男与他一起受罚。仲男在高中更是不惧日本人挑衅和欺辱,他借着自己会武术拳脚,联合另外两位好友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反抗日本人借“勤劳仕奉”为名,抓学生当劳工,最终联合了八十多名中国学生,与近百名日本学生借由打群架的方式痛揍日本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水涧堡”事件。

        作品内涵深厚,因为它不只是写出了压迫与反压迫、奴役与反奴役的斗争,更是写出了作为一个人的内在的深沉情感与人性的复杂性。比如:朝鲜人金警官表面上是日本殖民当局的警察,实际上一直在暗中帮助田家人。还有田家女儿杜若迷恋的荣芳,也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为日本人做事,为了得到杜若不惜用唐生要挟田家,不想却因为一碗大米饭违反了日本人的规矩,被抓进监狱,杜若也因此差点送了性命。他虽然本性不坏,也很机灵,却无法看清日本人的真实面目,正应了田映川对他的评价:小事精明,大事糊涂。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日本少女枝子与仲男的故事,起初是仲男救了枝子的父亲,后又是枝子出面救出仲男,后枝子父亲因病去世,日本战败投降,枝子无依无靠,流落街头,是田家收留了枝子。这个人物的设置,将日本侵略者和普通日本人民切割开来,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的善良宽容,其意非凡;还有为了保护同窗好友,被敌人用大刑折磨得死去活来,宁死也不肯供出好友的向明义,牺牲时才16岁,是中国人不屈风骨的典型人物。还有有勇有谋的绍师傅,既是仲男的师傅,也是秘密亲共人士,是仲男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可以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人物形象刻画上下足了功夫,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纯熟的艺术功力。

        虽然这部作品刻画了多位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也波澜起伏,耐读耐品,打动人心,但无论如何这都不是一部“轻松好玩”之作,题材决定这是一部沉甸甸的“正戏”,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它以血泪斑斑的史实告诉我们,国家沦陷,国将不国,民众沦为亡国奴,那将是一种多么悲惨的境遇! 保家卫国,振兴中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永远不要做亡国奴,应该是这部作品最想告诉我们的,也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