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童诗可以从哪里来? 从平凡日子中来,从寻常物事中来。童诗往哪里去? 到任何一颗想要靠近它、感受它的心里去。

    儿童诗的美好从哪里来

    张家鸿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0日   16 版)

        《花瓣一样的云朵》,张菱儿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22年11月第一版,29.80元

        与其他类型的诗歌相比,儿童诗因为独特的阅读对象的需要,多以短小、精炼的面貌出现。一般来讲,孩童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耐心比较缺乏。短小精炼的文字,不会给他们带来阅读上的压力与理解上的难度。然而,如果因此就认为儿童诗是小儿科,是不必付出心力即可轻松写出的,那就大错特错。对许多孩子来说,儿童诗是成长道路上的第一道精神大餐,岂能不用心、不费力书写?精短之作若有闪闪发光的文字,其夺人眼球是注定的。张菱儿的儿童诗集《花瓣一样的云朵》就是这样的作品。

        广袤无垠的自然、无比丰富的自然、无私坦荡的自然,是张菱儿童诗的灵感来源地。在风中自由舞蹈的芒草,令人忍不住唱起快乐的喵喵歌,令人禁不住心生无限的羡慕。清晨的阳光是什么? 是妈妈的柔柔的软软的手,正抚摸我的脸庞;还是在耳边跳跃、回荡的缓缓流淌的快乐的音符。童年在哪里? 在自然的许多角落里。童年是什么? 它是好脾气的蚱蜢,翠绿色的小翅膀张开的时候,一定会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飞来飞去;它是光着屁股的小鱼,在透明的山溪里游着,激起的每一朵浪花的小酒窝中,都有一个调皮的秘密;它是篱笆上的喇叭花,正吹着粉红色的曲子,在芬芳的日子里迎接绚烂朝霞。这样的诗歌才是切近可感的。它描摹着自然的五彩斑斓、呈现了自然的生气勃勃。

        让自己置身于自然的怀抱里,时时刻刻享用它无微不至的照拂,无疑是觅得美好、走向幸福的重要通道。自然不在远处,就在身旁。鸟的一声语、花的一缕香、树的一片绿、蝶的一次飞,都是自然最微妙最具体的存在。人无视它们时,它们仿佛是不存在的,然而它们一直都在。当你意识到它们时,它们的热情与活力实在是难以想象的。热烈、蓬勃、纷繁、广袤的一切,时时刻刻给人注入亟需的养分。人本就是自然之子,人的撒娇、顽皮、淘气的被包容与理解,全因自然的呵护与成全。张菱儿把自然原有的众多美好,把自己对自然的谢意,婉转、柔软、细腻、清新地传递给孩子们,是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是深且有味的提醒。

        在如此童诗的引领下,写作是简单的、随时可以开启的美好之旅,不是非要拉开架势不可的创作。不是创作,而是写作。写下点滴印象,写下一些感受,写出眼中所见之景、耳畔所听之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偶尔地,可以是一首完整的诗;许多时候,可以是一句话、两句话亦或三句话。零散、破碎的,如同被树叶筛选过落于地面的光斑,珍贵得恨。孩子们读过这样的作品,心生跃跃欲试之念是极有可能的。品读是必然的,因读而写是愈发美好的成长之路。它让小读者站在与作家相仿的立场与角度去看待周遭的一切、看待自己的文字,因之而收获更加深刻与真纯的感动是可以想见的。

        想象力充沛且纯净是张菱儿儿童诗的明显特质。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恰到好处写活了一草一木。在春天的怀抱里,猫儿是一朵胖胖的花,还是一朵会唱歌的花。一月的时候,凉爽的风儿在干啥呢? 在茂密的绿中悠闲飘荡,一边飘荡一边时不时扯一下老榕树常常的胡须,亲一亲木棉笑盈盈的脸庞。春雷是什么呢? 春雷当然是春雷,可他还是春天的信使呢——“春雷打着腰鼓/轰隆轰隆响/他大声地告诉人们/春天来啦/春雨就走在路上”。海浪是怎样的呢? 是爱笑的,调皮的。“海浪是个开朗的孩子/总喜欢哈哈大笑/开心的笑声落进水里/变成一朵又一朵盛开的花”。她还是非常懂事的,懂得礼让的:“白色的浪花排成一排/趴在海岸看风景/它们扬着小脑袋瓜只看一眼/就会光着小脚丫跑开/好留下位置给后面的伙伴。”

        诗歌里偶尔出现的说理,也是点到为止,并未漫漶开去。是对想象力必要的辅助与补充,把心中所想直接传达给读者。《漫游》的最后写道:“只要有一颗幸福的心/去哪儿都会奏出快乐的歌儿。”《温暖的怀抱》讲述了”因小时候留恋过那温暖的怀抱,决意长大后做一株开满鲜花的树,为的是“让你开心/让你依靠/听你朗朗地笑”。

        童诗还可以从哪里来? 从平凡日子中来,从寻常物事中来。既如此,清晨的阳光、怀揣小秘密的蝈蝈、枇杷树上的猫头鹰、过年时隆隆响的鞭炮、花瓣一样的云朵,都是美好的源头也是写作灵感的源头啊! 童诗往哪里去? 到任何一颗想要靠近它、感受它的心里去。不管这颗心是历经沧桑、充满伤痕的,还是涉世未深、一派澄澈的。

        读着,读着,读着,我忽然有了提笔写诗的冲动。诗情的涌动与诗意的攒聚是怎么也抵挡不住的啊! 那就写吧,即便只是写出喜欢的一两行也是美好的。走笔至此,我知道这一册薄薄的童诗集是厚厚的,是我会时不时回味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