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
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走红唤起了人们对文博的热情,“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沉下心来逛一次展览、听一场专业讲解成为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出招,推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2月19日《光明日报》)
近年来,各地掀起了“博物馆热”。比如故宫、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一些博物馆、博物院成了“网红”,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不仅是旅游黄金周,一到周末,一些“网红”博物馆都“一票难求”……
“博物馆热”体现了公众对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也是公众文化认知提升的一种体现,同时还能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而近年来我国重视博物馆建设,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诸如博物馆数字化、亲民化,都让昔日“高冷”的博物馆“出圈”。另外,2008年,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院)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因素的影响,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要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热”,需要博物馆与广大游客的“双向奔赴”。一方面,需要持续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准,当更多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就能为“博物馆热”持续输送“原动力”。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推进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发展,最大程度利用与盘活博物馆资源,才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博物馆并流连忘返。
这就要看到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艰难,如缺乏自身造血机能、资产管理问题、馆舍与经费保障问题……另外,目前博物馆的头部效应明显,一些大博物馆受到人们的追捧,一些中小博物馆却容易遭到忽视。而像一些地方文物保护不力、一些博物馆专业文物修复人员不足等问题,都对博物馆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让“博物馆热”能够持久并持续升温,就要破解博物馆“成长的烦恼”。要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要鼓励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就有必要进行专门立法,出台专门的博物馆法。还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也需要各级相关部门重视博物馆建设,要补上博物馆建设的短板,清除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路上的阻碍。比如博物馆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大全”“高大上”,要能更接地气,要能盘活基层博物馆资源,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等等。
要让“博物馆热”成为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全社会文化水准的一个重要“支点”,成为烧热文化旅游市场的“灶台”。还要拨旺“博物馆热”点燃的文化篝火。持续从供需两侧齐发力,做到“供需双优”,“博物馆热”才能越烧越旺,持续升温,走向深入。
湖南省长沙市 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