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有容乃大通则久 和而不同天下平

    杜永波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01日   19 版)

        《晚清时期三所同文馆研究》,赵鲁平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68.00元

        ■杜永波

        《晚清时期三所同文馆研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真实复现和辩证梳理“同文三馆”历史面貌及社会作用的中国外语教育史研究力作。该著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即:历史脉络清晰、行文夹叙夹议、论证有理有据、社会意义明显。

        一是历史脉络清晰,选题非常明确,研究循序渐进。本书选取了晚清时期官办的京师同文馆、上海同文馆(后更名为“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等三所翻译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开端,这三所翻译学校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历史逻辑和发展脉络的,它们是中国在内忧外患中艰难探索的先行者和见证者。在学术界,这三所同文馆通常被称为“同文三馆”。本书详细阐述了同文三馆从创立到最终结束的整个办学过程,分析和比较了同文三馆的管理、教学和师生等方面,清晰地展示了这三所翻译学校的发展历史,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二是行文方式属于夹叙夹议,可读性较强,多有点睛之笔。在研究过程中,本书在分析同文三馆创办前的国内外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同文三馆的具体创办原因以及整个办学过程。然而,本书并未简单拘泥于对同文三馆的历史描述,而是有所拓展。例如,在介绍同文三馆历史沿革时,作者重点讨论了围绕京师同文馆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引发的几次争论并对争论中的各方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论。作者既列出了奕、李鸿章等洋务派的观点,又详细介绍了倭仁、杨廷熙等反对派的观点,同时指出了清政府高层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对争论的态度和作用。这种做法不但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而且有利于读者自己对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作出独立的判断。

        三是论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引用的史料论据丰富详实,不但引用了同文三馆创办者奕、李鸿章等王公大臣的奏折与皇帝批复、官方文件和学校章程等官方史料,而且还采纳了同时代的个人回忆录、报纸杂志和新闻报道等许多民间史料。作者在引用史料的同时,也修订了某些历史错误。例如,作者在澄清同文三馆的校名来历时不但介绍了京师同文馆中“同文馆”三字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上海同文馆改名为“上海广方言馆”的真实原因,而且引用了官方文件和皇帝批复等材料证明了广为流传的“广州同文馆”的确切名称应该是“广东同文馆”。这些史料真实有效,极大地增强了本书的权威性和说服力。除此之外,本书参考并列举的多部学术著作和600多篇学术论文为相关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四是社会意义明显,学术价值较高。作为一部学术著作,作者并未止步于发掘历史事实,而是对围绕同文三馆发展过程中的国际环境、外族入侵、清朝政策、教育改革、历史人物等方面作出了适当分析和客观评价,表达出独立的学术观点和鲜明的民族立场。例如,作者明确提出应该公正评价同文三馆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同文三馆尽管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但其为晚清政府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外语和科学人才,改变了中国外交的被动局面,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其历史地位是无法否定的。与此同时,作者也指出,当代中国要反思和总结同文三馆的经验教训,做好顶层设计,遵循教育规律,培养爱国人才,力避鱼龙混杂,常记取花费巨资却培养出一批崇洋媚外、数典忘祖之辈的前车之鉴。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国战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可提供一定的学术研究理论支撑,也具有较高的文本参考价值。

        “能通则久”是炎黄子孙的智慧,“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际,这部书所带来的启示必定是多方面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