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新书啦!”近日,在中石化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王场采油管理区王西一站王五计量点,职工们打开刚刚“漂流”过来的图书箱,兴奋不已。为满足职工多样化阅读需求,王西一站精选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6大门类300多本书籍,分别装入5个定制的“图书漂流箱”,制定年度“漂流计划”,按月将“图书漂流箱”在5个站点“流动”。同时,该站建成学习室,配置书柜书桌,摆放绿植,打造舒适的“学习氧吧”,为职工阅读创造良好环境(《工人日报》2023年1月17日)。
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此前,英国明星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故意丢书并号召乘客带回家阅读,引发轰动效应,“地铁丢书”因此也成为中外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但同样的活动在中国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丢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上的书不少留在了座位上而无人捡取;还有的书干脆进了保洁阿姨的垃圾袋。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是一场商业机构策划的营销秀。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各自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却拥有了两种思想。”作家萧伯纳的“苹果论”很好地诠释了图书漂流的共享主题。图书漂流活动中,主办方的初衷是希望借书者会自觉将书返还,甚至再捐几本,以扩展书库。然而,结果却不是预想的那样,这个听起来有些浪漫的举动,在中国却频繁陷入尴尬处境。面对崭新、免费的漂流书,部分读者难免会有贪小便宜的心态,“不拿白不拿”或者图书到手后随便丢弃,不仅浪费了图书资源,更让图书漂流这种形式陷入困境。“漂”出的书不见踪影,“漂”回来的书残缺不全,与热闹的图书漂流活动相比,漂流图书的去向实在差强人意。
没有借书证,不需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这种好书共享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然而,“图书漂流”这种活动非常好,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又减少了借阅手续,大大方便了读者。但“回漂率”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者觉悟程度、自身修养的高低。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的命运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它在中国阅读文化的土壤中能够盛开多久,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图书漂流”的本质,彰显的是一种共享精神。尽管现在阅读已经步入智能时代,但“纸质阅读”永不过时。尤其是手捧书籍,静心阅读,墨香让人陶醉,文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读者的心灵的得到净化。在共享精神下,一本书的顺利分享不再仅是阅读的传递,更是信任的传递,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图书漂流”的出现,无疑能够为人们享受更多书籍提供了可能。要保证“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畅通,说到底要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思路与创新举措,一方面,图书漂流的方式不应局限于投放户外一种,越来越多富有想象力的书友在投漂图书时,在投漂说明中设定了自己的漂流规则,能使图书的漂流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在社会诚信度和读者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组织者应该考虑如何在制度管理上采取更为有效的手段,更加科学、人性化的监控措施。惟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人在图书漂流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共读共享”成为书香中国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江苏省连云港市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