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2月01日 星期三

    传统文化之美需要更多年轻化表达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2月01日   08 版)

        脱胎于唐朝宫廷音乐的西安鼓乐与当代交响乐碰撞,仿佛大唐盛景穿越千年重现;昂扬激越的戏曲混搭流行乐,唱响令人惊艳的国风歌曲;优雅婉转的古典舞邂逅率性舒展的现代舞,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融合体验……日前,某直播平台举办的传统文化专场晚会“古韵焕新·华彩传承”上,20多名传统文化主播与演艺界人士跨界合作,带来一场文化奇妙之旅。晚会涵盖20多种非遗项目,展现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交流融合的多元魅力。当晚,超过3588万人在线观看晚会直播。(《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月18日)

        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该直播平台举办传统文化专场晚会,让传统文化主播登上舞台做主角,与演艺明星跨界合作,给广大网友带来一场传统与流行交织的文化盛宴,充分展现出一个直播企业不忘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沉的血脉基因和历史智慧,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思想情怀和精神命脉,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在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争夺眼球的东西层出不穷,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要尽力避免陷入“注意力危机”,要打好一场场“注意力争夺战”,不仅要把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还要创新表达形式,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传统文化推广开来、传承下去。

        而网络直播平台,近年来在传播正能量内容、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诸多积极作用。随着一个个传统文化主播走进直播间,直播平台丰富了文化传承者实现价值的渠道,调动了大众参与非遗的热情,打赏、直播带货等经济方式进一步释放了非遗传播的活力。疫情防控三年来,线上直播也成为文化演出行业的“第二舞台”。在这些情形下,头部或重要直播平台利用自身影响力,举办传统文化专场晚会,就为传播传统文化开辟了新思路,为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注入强大的网络力量,有助于传统文化在眼球时代打赢“注意力争夺战”。

        尤其是,直播平台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用专场晚会传播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酷,贴近年轻人的诉求。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担起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自觉做传统文化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承者。要达此目标,就需要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破圈”相拥。而网络直播,无疑是让二者“破圈”相拥的好途径,为年轻人提供了解非遗、欣赏艺术的新渠道。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且应该面对青年人,让年轻人喜欢甚至爱上,才有连续性传承的可能。

        当然,这场传统文化专场晚会,并非简单地将传统文化搬上晚会,原汁原味地、不加转换地展示“刻板”内容,而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进行融合,让文化主播与演艺明星跨界合作,这就具有创新性。如今年轻网民并不排斥传统文化,他们排斥的是枯燥无味的灌输和说教,对于生动鲜活、富有创造性的传统文化,他们是喜闻乐见的。

        换言之,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年轻化表达。随着文化自信的确立,“国潮”“国风”正在变成年轻人的时尚文化新宠。在这个大背景下,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审美的新讲法、年轻化讲法应该更多。期待有更多网络平台、文艺团队等互相合作,为传统文化注入年轻生命力,将传统文化有效地传播给更多年轻人。

        成都市武侯区  何勇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