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平凡的人生 伟大的作家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02日   03 版)

        ■曹谷溪

        山西著名的文学期刊《名作欣赏》从2021年11月起,推出江苏青年学者程文撰写的“路遥研究”系列作品,以每月一期一篇文章的形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现路遥坎坷壮阔的人生历程和多姿多彩的文学创作,并附有作者手记,方便普通读者走近路遥,可谓用心无微不至。作为一位有着五十年工作经历的老编辑,我要向《名作欣赏》编辑部的同仁表达敬意、谢意。

        这些作品包括《陕北的博大 生命的光辉——路遥生命里程中的二十位扶助者》《〈平凡的世界〉是怎样问世的》《路遥、王天乐兄弟“失和”真相》等。作者通过走访多位当事人,搜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路遥的生活历程出发,使读者看到了一位真实的人民作家路遥,是怎样走过了艰难曲折、悲欢离合的人生,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攀登上中国文坛的高峰,从而给读者诠释了伟大的路遥精神。我相信文章所写的都是事实,作者竭尽全力要把路遥的完整形象留在世间。

        作者程文是路遥研究界的后起之秀。两年以来,她先后走访过榆林、延安、西安、铜川、北京、汉中等二十个县市,从南到北横跨千里;拜会过路遥的老师、同学、乡亲、同事、朋友、兄弟,各行各业逾六十位。只要是路遥走过的足迹,她都几乎探访遍了。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是自费进行采访活动的。她不畏夏天酷热,不惧冬天严寒,历经多种难以想象的艰辛,取到宝贵的资料,其精神可敬可赞。

        我曾经八次接受作者的来访。记得第一次,2020年8月份,正当天气炎热之时,我在延安“谷溪书馆”接待了作者。当天陪同来访的还有西安话剧院的话剧《路遥》剧组人员,我和编剧唐栋、以及程文一起交流意见并且合影留念。2022年3月,话剧《路遥》在北京上演时,我有幸被编导者列为剧中仅次于路遥的第二男主角。能为传播路遥精神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一向乐意的。对于更年轻的程文,作为八旬老翁的我,自然抱有更高的期望。

        我还对她说:“你必须吃得路遥的苦,你才能够写出路遥。”

        确实,路遥的成功是用生命换来的。

        提起路遥,我不禁感慨万端。我们俩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结识、交往并最终走到一起的人。我俩曾经分属于不同的阵营,正像路遥在《土地的寻觅》一文中说的那样,是文学的神奇魔力使我俩成了终生的朋友。那时的路遥一无所有,我也只是一位贫穷的乡村诗人,但我们有对文学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还有一群值得尊敬的陕北干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结果我们干成了大事,出了诗集《延安山花》,又办了文学报《山花》。路遥也是通过这些最初的练笔,走上文学的道路。我曾经指导过路遥读书、写作,并且甘愿让他踩着我的肩膀通往成功之路。因为我知道,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拥有才华固然重要,但作家最重要的是要有执着、耐心和献身精神,还要为他创造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使他能够写作下去。作家的素质,路遥都具备,至于环境,在当时那种困难的年月里,我自慰尽心尽力地帮扶过路遥。在我发现的上百位作家当中,路遥是走得最远、也最成功的一位。我坚信,路遥的文学信仰是神圣的,并且他一生都没有改变。

        “文革”的结束,新时期到来,路遥的创作迎来井喷式的发展。作为朋友,我见证了他成长为陕北文化英雄的过程。陕北人有两大热爱,一是崇尚文化,一是崇拜英雄。路遥,就是用生命去拥抱陕北大地、讴歌劳动人民的作家,因而他的文学创造是不朽的。另一方面,陕北严酷的自然环境,锻造了路遥敢爱敢恨、嫉恶如仇的秉性,这条强悍的陕北汉子,是令许多斗筲小人为之胆寒的。

        路遥和我,有着多位共同的朋友,这里我只想举出延安地委副书记冯文德。他是一位真正的黄土地的儿子。他生前多次寄望于我和路遥,一定要为陕北父老奉上瑰丽伟大的文学,遗憾的是路遥走得太早。路遥走后,三十年来,我一直固守陕北这块文学阵地,矢志不渝。

        路遥是一位许多优点和缺点集于一身的人。路遥的小说,早已为人们熟知。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情感世界,同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路遥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但是,真实的路遥,要比他小说中的所有人物更精彩、更复杂、更耐人寻味。

        走近路遥的灵魂世界,剖析路遥的生命历程,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真心。陕北是一个大气场,大磁场,中华民族的老根就在这里。在这块土地上,众多先哲、英雄洒下了他们的汗水、泪水……因此,这块土地的每粒沙土,每一株草木都饱含着他们思想、智慧的结晶。不管是土著陕北人,还是客居陕北的异乡人,一旦投入陕北的怀抱,让自己的心灵同步震颤,就可以获得这块土地的能量,创造出超乎想象的巨大成就。路遥如此,路遥的追随者也是如此,我作为路遥精神的传播者,对作者寄予的希望就是如此,愿与作者共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