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作家是有着不解之缘的。首先,大学教师本人是作家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鲁迅、周作人、徐志摩、闻一多、沈从文、穆旦等一大批作家,都在大学任教过。其次,就作家本人来说,许多也是大学培养的。以西南联合大学为例,培养了穆旦、郑敏、汪曾祺等一批著名诗人、作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作家众多,远的不说,新时期以来就有陈建功、曹文轩、刘震云等。另外,张洁之于中国人民大学,苏童之于北京师范大学,格非之于华东师范大学,贾平凹之于西北大学,都是很好的例子。如今,大学越来越意识到文学创作的重要性,纷纷把一些作家调进大学,如人大引进了刘震云,北师大引进了莫言、余华、西川等。欧美的大学也一直有这个传统,许多作家都有大学教职,如纳博科夫、索尔·贝娄、米兰·昆德拉等。
北京联合大学的前身,是1978年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建立的36所分校。1985年,北京市把这些分校整合组建了北京联合大学。在名校林立的北京,北联大知名度并不高。不过文风却是很盛,在培养作家方面,确实是可以和名校有一比。40多年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培养了一批作家,既有刘恒、陈染、宁肯等这些已成名的50后作家,也有侯磊、于一爽这些年轻作家。毕业于联大其他学院的作家,还有石康、徐虹、李唐等。王小波也曾在人大分校任教过。可以说,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北联大作家群体。
刘恒是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的“文学干部专修班”1985级学生,在校期间就发表了成名作《狗日的粮食》。刘恒新时期的小说,大都是写底层村民生存的艰辛,里面有原始欲望的煎熬,有对基本的生存欲望的精描细刻,当然也有对底层欢乐的精彩呈现,有来自民间的北京式幽默。可以说,就写京郊乡村生活而言,没有一个北京作家能够比刘恒走得更远。刘恒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十分精彩,叙述语言干脆利落,人间烟火气很重,我认为这些特质,与他后来成功转向影视剧创作有很大关系。影视剧的大众文化特质,需要的正是一种贴近生活的烟火气。
陈染1986年毕业于北师大分校中文系。文学史把陈染叙述成19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代表作家。她的《私人生活》在文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是到了新世纪,陈染新作便很少了。
宁肯于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去西藏拉萨郊区的一所中学支教,之后回到北京。西藏的这段经历沉淀成了宁肯写作的富矿。宁肯的小说思想性强,具有强烈的实验色彩,被陈晓明称为“当代文学的刺客”。近年来,宁肯的写作重心由西藏向北京偏移,他的散文集《北京:城与年》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这些回忆北京的散文,启发他最新创作了“北京:城与年”系列小说。这些小说是有关20世纪70年代的北京文学地理,叙述了那个特殊年代北京南城一带的日常生活,宁肯让我们又一次沿着已被拆掉的北京胡同,走进了那个贫乏的年代。
北联大作家群里,几位青年作家颇有实力。于一爽生于80年代中期,她的作品里有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梦幻色彩。90后作家李唐的写作更与这个数字时代相契合,他的《替代者》具有玄幻与科幻交织的色彩。青年作家里最让我眼睛一亮的是侯磊。侯磊身上具有同代人所罕有的那种老成。他兴趣广泛,不仅痴迷昆曲,举凡有关北京的文史掌故、风土人情,乃至美食等,皆信手拈来,涉笔成趣。他最新发表的小说《纺织厂的女儿》令人颇感惊讶。小说对于1980年代的北京日常生活做了精微的叙述,特别是对北京东郊纺织厂车间生活的叙述,有着填补空白的意义。这篇小说的叙述节奏如此的气定神闲,令人颇感意外。
当然,判断一个作家群是否存在,是要有较为充分的依据的。之所以提出“北联大作家群”,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这些作家都是北联大培养的,从50后到90后,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作家为主体的作家群体。其次,他们都出生于北京,在北京长大,毕业后在北京的文化领域工作,这使得他们的写作,打上了深刻的地域文化烙印。最后,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些作家在创作上,从题材选择、语言运用、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乃至叙述语调,大都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是新时期以来北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北京城里的“北联大作家群”,就影响力而言,毫无疑问,他们也是属于全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