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日记研究可以何为?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0月26日   10 版)

        “日记研究丛书”,张剑、徐雁平主编,凤凰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88.00元

        ■杜桂萍

        由张剑教授、徐雁平教授主编的“日记研究丛书”首批推出5种:《晚清日记中的世情、人物与文学》(张剑著)、《常熟翁氏日记研究》(贾宏涛著)、《谭献稿本日记研究》(吴钦根著)、《过渡之舟:〈胡适留学日记〉研究》(唐娒嘉著)、《私史微观: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多元透视》(廖太燕著)。这套书的问世,表明近代日记作为稀见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值得学界关注。

        日记史料因丰富、复杂而艰于理解,为阐释提供了难度,也是学术研究的富矿。日记可佐正史研究,可佐文学研究,可佐“人”的研究,国家、地域、家族等问题的研究也都可借助日记得到推进。像常熟翁氏家族日记中的疾病描写,不仅提供了医学的观念,也提供了面对疾病的心态等,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将其日记与其行为联系、将不同人的日记进行对比研究,往往都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日记成为心灵史、风俗史、社会生活史等的资料,已经在张剑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中得到了彰显,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意义世界,这些世界是凡俗的,也隐匿着“神圣”。借助那些一般历史文献难以窥见的栩栩如生的细节,以及不厌其烦的过程性描述,一个个鲜活的“个人”得以生动呈现,一段段生动的历史现场得以最大限度重建。有的日记就是个人的人生传记,有的日记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景和风俗史。毫无疑问,这些日记中也往往存在着一个需要反复确证的“个人”。那么,在繁复的、琐细的信息和独特的话语方式中,如何更准确地发现那些“自我”呢? 很多日记对自我的塑造,用当前流行的话语就是“制造”自我,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对日记文体的深入研究还有待深入。清人日记如此丰富,撰写方式如此多样,很多时候已经不能归为“私人写作”,其写作方式、话语方式以及独特的修辞方式等,都需要延展开来,深入研究。这套丛书已经呈现了这样的学术走向,未来可期。

        丛书集中于日记内容的探求,在方法论上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对相关研究的启发性毋庸置疑。如多文字形态的互证是采用比较多的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往往非常有效。除了就内容的互证研究之外,日记文体与其他文体的互证研究也非常值得期待。其他文体对日记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日记文体以何种方式影响其他文体呢? 比如日记行文方式、话语方式、表达内容与情感的方式等,是否对其他文体形成了渗透式影响,或存在着丰富的“互文”? 乾嘉之际一位苏州作家徐燨的《写心杂剧》类同于日记体,作者亲自登场,自为主人公,注重写心,采用的却是杂剧的体式。我觉得文学性的形态与历史性的形态此消彼长,纠缠不休,也形成了很多属于“间性”的内容,这在杂剧与同样具有“杂”之特性的日记中都存在。

        日记的阅读,不仅可以从中看到以往不易见到的文人生活“日常”,看到天气、看到环境、看到疾病等,仿佛一段景观的“还原”,如果对照当事者系年的诗文,可能发现我们以往不能够发现的历史或文学信息。即便没有相关的诗文作品,也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几乎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们虽然没有走过他们的路,也好像“吹过他们吹过的风”,借助那些如今已经冰冷的文字感受到文化的血脉相通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心灵契合——这可能需要一些想象,但没有这一点,以及因此而生成的难得的“诗性”,我们的阅读怎么能够“对象化”呢?

        最后,我注意到了这套丛书的名字没有加入“近代”二字,实际上也已经拓展到现代文学中日记的书写及其相关问题。这与张剑教授及其团队之前痴迷于“近代”的思路有了一点不同,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更加宏远的计划——说不定,从近代回望的研究策略已经成熟。中国古代的日记传统、书写方式和伦理、公私规限以及对表达的各种关注,都将以现代书写的方式逐渐呈现出来。这是一个日记史的视野,也是对中国古代文人心灵史的重新盘点,我们一定能从这一独特渠道看到人类生活的另一面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