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当看向文人画的时候,我们在看些什么?

    钟洁岚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31日   18 版)

        《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李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第一版,168.00元

        当面对中国古代文人书画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常有隔阂、难以琢磨,时间的河流似乎奔腾得太过久远,那些泛黄的册页、深沉的墨迹、黯然的色彩似乎已经不再与摩登活泛的现代生活相合,成了遥远的、与当下关联微弱的“过去式”;又或者你还是怀有兴味地注目过那些“古旧的家伙们”,在尚未来得及仔细揣度之际,就在这注目中冷不丁地被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涌动着的力量所打动……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推荐读一读《清物十志:文人之物的意义世界》这本书。

        《清物十志》一书的关注点并不落定在文人书画的背景知识、画史意义又或者技法表达上。这些,固然作为艺术研究中不可绕行的内容,且已有相当的著作可供参阅,但除此之外,仍有“别的什么”需要我们去关心,亦即,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文人,缘何要描绘、书写这些东西? 他们究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感受和思索,进而转化成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指引? 而这其中究竟又蕴含着何样的旨趣? 明了文人创作的初心,我们才能更好探明那作品中所溢荡出的迷人力量。

        该书并非以个别的书画出发,而是以十个篇章分别展开了十件文人生活中的物事,去更丰满地显影出文人真实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这十章分别为《隐几》《听琴》《挂剑》《铭砚》《坐亭》《策杖》《友石》《玩古》《煎茶》和《种菜》。作者的用意则恰如书名“清物十志”所表达的——“清”作为动词意义呈现,意在“去蔽”,去呈现出这些物以及物和文人相处中天然本真的状态,而这种“真”的曝露可能会与我们过往的认识大不相同。如在《煎茶》一章中,作者即借由详实的材料言明茶事的意义并非全然指向茶艺手法,甚至“煎茶”的意韵更多实则由“煎水”所实现,那水开时呜呜作响仿若松风的“当下一瞬”,提示着生命真实的“此刻”,才是茶事更真切的意义所在。这样清新又详确的表述在全书随处可见,将真实的文人与物相处的世界敞开在读者面前。而文人在与这些物的相处中,也对物之意义持续地展开反思,进而,这些反思与认识也被纳入到文人书画表达中,故而明白了文人之物的意义,也就得以更加切近于“读懂”文人诗画究竟在表达些什么。也正如作者所言,文人之物是“基于一种世界中本真的存在与感知”,它不独属于所谓“古代”,甚至并不由时间所框限,“当我们将心灵重新投射到文人笔下体会这种‘日涉’生活的诗画时,在那时间的远方中曾经存在的物,又重新在此刻呈现出它们的真实和隽永”。

        翻阅过这本书,再去博物馆看到文人书画的时候,或许就会理解为什么古人特意画了琴,那琴却无人弹奏闲在一边;为什么山水中常有倚仗伫立的身影;为什么白菜如此普通,却常入画中;为什么画中亭子,常常空无一人……随着“新中式”“国风”越来越多地在建筑、室内、服装、摄影等领域被提及,逐渐风靡,“东方美学”也正在被回望与关注。或许“东方美学”尚且难以拥有准确的释意与清晰的边界,但尽可能地切近文人之物的世界,可以提供一种理解文人与文人画的路径,这其中不仅限于即得的、可见的创作灵感,更饱含着中国古代文人如何以有限的自我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思索,如何清澄、真实、自由地存世。如作者序言中说道,“持续不懈地以‘清’的目光去看待周遭世界时,事物天然的‘真性’才会被洗练出来”,当我们借由文人看待与反思物的方式来看待眼前的世界时,才能不落于窠臼,源源不断地为何为“东方美学”增施注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