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不管是写古物、写故乡、写饮食,还是写山河、写戏曲,终究都是写这些事物背后善良、可爱、重情的中国人民。

    纸上桃源

    杨晓澜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24日   11 版)

        《惜字亭下》,胡竹峰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59.00元

        胡竹峰全新散文集《惜字亭下》是作者继《中国文章》之后又一力作。手捧《惜字亭下》,仿佛与古人对话,又和今人共谈,里面的文章,或汪洋恣肆,或静水流深,雅俗共赏,直击人心。

        全书有两个明显的特质:一是崇尚古风,继承中华传统文脉,接续了中国文章的审美传统和美学精神。二是学古不泥古的创新突破,以优雅的汉语书写了新时代的大地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民之美。

        第一个特质从惜字如金的笔墨、正大光明的文风、悠然恬静的气息可知。正如同书名“惜字亭下”一样,作者的文字非常干净,十分耐嚼,带有诗歌的韵律与节奏。有的文章全由短句组成,一篇只几百字,有《古文观止》遗风。作者胡竹峰说:“古人敬惜字纸,建惜字亭用以定期焚化字纸残书。惜字亭好,惜字更好,下笔节制,有惜字之心,点横撇捺一笔一画如镂金石,或许更能写出风骨,写出安静,写出宏大气象。”

        “古风令人仰慕。古风中有古调,文章我偏爱古调,哪怕今人多不弹。”在作者眼里,文字是神圣的,是光明的,不仅要惜字如金,书里的每一篇文章更应有晴朗、清正之风,有悠然自适、平远辽阔之气,要学习古人文字的删繁就简,更要学习文字里面透露的美学精神、艺术品质和深邃思想。《惜字亭下》的整体书写就是作者传承中国文脉和中国汉语审美传统的生动实践,《云深》《素年》《欢喜》《地气》《桃蝶雎鸠及其他》《故乡的野菜》《惜字亭下》等篇章从每个字词、每个句子到每个段落章节,都散发出这种传统美学气质,第五辑更是直接写传统戏剧徽戏的传承和开发,从内容、形式到风格,无一不展现中国味道。

        第二个特质从立体多变的文本、丰富鲜活的内容和生动细腻的人物故事叙述可感。从文字篇幅看,书中既有几百字的古文般的文章写法,又有当下新散文的万字长调;从讲述方法看,既有饱含热泪的、动人心魄的抒情,又有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叙事;从写作角度看,既有单线条的河水般的流淌,又有多声部的蛛网般的交织;从类型风格看,既有非虚构的真性情、真生活,又有虚构的想象力和延展性;从审美调性看,既有繁花似锦的春天氛围,又有干净疏朗的秋天色调。这种多维立体的叙述方式,让人仿佛置身时光隧道漫步,快慢由心,无限欢喜。

        全书内容十分丰富,五辑分类中,第一辑写古物之美,第二辑写乡村风物,第三辑写人间味道,第四辑写山川大地,第五辑写徽戏传承。古物之中有字画、书卷、古环、铜印、砚台、老茶等,乡村记忆中有水牛、竹林、桃蝶、锦鸡、芍药、梨花等,寻味篇有莼菜、豌豆糊、松花饼、萝卜干、烧饼等,山川描绘有登楼、看雪、观雨、照日等,徽戏勾勒有傩、梆子、二夹弦、打目连、黄梅戏、坠子戏、平安戏等,水墨丹青,乡野人家,草木虫鱼,梨园戏影,贤哲意趣,天地家国,全被作者精致典雅、拙朴有力的文字揽括。

        当然,以优雅的汉语书写站在大地与时代之上的人民之美,才是本书浓墨重彩的地方。不管是写古物、写故乡、写饮食,还是写山河、写戏曲,终究都是写这些事物背后善良、可爱、重情的中国人民。《牛忆》《羊之书》写人与牛的相互依存,《竹林的故事》《故乡的野菜》写人与竹林、野菜的情感,《在龙山》《在马尔康》写龙山、马尔康的山乡巨变和人的命运沉浮,《一曲黄梅》《徽剧》《青阳腔》等写唱戏人的戏里戏外人生,同名篇《惜字亭下》,写惜字亭下人家,守着一方天地生生不息,在庸常生活之中自有浩荡烂漫和身心稳妥。这些故事鲜活细腻,写出了人民的知足快乐,仁厚朴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