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写作与写作之外

    陈九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03日   03 版)

        写作最初的动机往往因为感觉强烈,有表达冲动,但光有表达冲动是不够的。写作不等于文学,写作与文学间还有很长的距离,起码需要一个重要契机,那就是足够的阅读经验。从抄录到写感想,几年间笔记本达数十册,摞至及腰。怎样才算写作? 我觉得那时动笔就算写作了,你只要绷住别撒手,早晚形成习惯。写作初期是个折磨人的过程,这个阶段可能很长,几年十几年,写作需要“处女情怀”,决然的闯入,因有感而发欲罢不能。这个初心很必要,甚至会影响到写作风格和定力,最终拼的还是定力,这关乎文字个性的形成。

        我自己的写作有过被动无序的阵痛,总期待灵感,想一鸣惊人,结果无数次事与愿违,文字表达与内心感受相距甚远,自卑像五马分尸从落差中将我扯碎。现在想想大可不必追求什么目的和形式,真诚自然就好,写作者什么都可信,就是别迷信灵感天赋之类的神话,那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幻觉,其实在多元审美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坦率讲,好作品与灵感关系不大,在表达风格与个性打磨的空间中机遇无限,永远等待下一个你。如果非说灵感,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观察角度,二是诗意的产生,这些都可以通过写作本身慢慢滋养,逐渐获取。写到一定程度人生会异化为文字的化身,当孤独面壁,一切都进入表达视野,离开表达就茫然无措,连生命也会变得纠结抑郁,事物终归是要走向反面的,这是作家的终极归宿。

        有人爱谈写作技巧。大多数作家并未专门学过写作。不过话说回来,写作需要基本功,以读者的名义,这才是技巧的核心,如果真有技巧的话。接下来是语言,除了有序流畅还得精彩有趣。“语言在语言之上”正是指再创造,如何理解再创造?就是无穷的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而再再而三永无止境。既然观察与感受是动态的,语言创作就成长着发展着,无论音韵还是节奏感,都是个性驰骋的原野,没有疆界。

        说到音韵和节奏感,可以称为语言的灵魂。天马行空恣意张扬可以挑战观念,却不能突破阅读规律的底线,你不在乎读者读者就不在乎你,再牛的作家此刻也应该恭卑。我不反对早期阶段借鉴或模仿心仪作家的创作风格,很自然,沈从文汪曾祺都对我发生过影响,只要忠于自己,真诚表达,必将回归自我,你会有无数机会彰显个性营造自身风格,作家最终在写自己,逃不掉,“我的作品就是我的”。

        作品好坏并不单凭写作本身,更与时代环境有关,取决于作者的人文情怀如何对历史做出回答,功力再深格调不高深度不够也难称上品。香港有个朱姓作家,曾是张爱玲的责编,文笔行云流水运典无痕,颇有魏晋风采,但谈的大都是堂子里那点事,着实可惜。“精神高度”与“文学亮点”之间应有某种关联,作品价值并不全在文字本身,不光是怎么写,更是写什么的问题。我曾与《伤痕》作者卢新华交谈,他说写这部作品时有一股情怀奔涌而出,不仅为文学,也为人世间。我理解作者在经历了漫长的卑微与压抑,积淀的情感升华为巨大的慈悲情怀,他无法容忍时空的静默,毅然灵魂出窍奋力一击,以青春的名义向命运发起挑战。只有同情才有正义,只有正义才有批判精神,这正是文学良知的本性,也是好作品无法回避的门槛,当我们用《伤痕》命名“伤痕文学”时,除肯定作品之外,何尝不是向作者的人格致敬。

        毋庸置疑,每个作家都渴望写出好作品,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作品的好坏却超出写作本身。当谈论“伟大作家伟大作品”时,话题已漫出文学之外,进入人生的探索。有人强调个性解放,若为自由故什么都可抛;有人秉持怜悯情怀俯瞰苍生;还有人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表现出深刻的同情。无论如何取舍,本质上都是人性的文字“物化”,这里我们把勇气和真诚也视为人性一部分。与其他艺术一样,文学创作走到一定程度谜底便浮出水面,其终极追求就是超越文学本身,回归到人与社会的初点,简单而直白。如果恰逢纠结时代,文学难免也会纠结,作家的把持必在文字之外,冷暖自知,风中独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