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创作和鉴赏均需要相当修养。苏东坡论画诗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苏东坡的诗话对于那些认为只要长有两只眼睛的人都懂得绘画之道、都有能力鉴赏绘画,是很好的教训,用禅师的话说,就是当头一棒!
没有艺术教养的常人观画,一个普遍的毛病是要求形似,评价一幅画的成败,标准就是画作是否与所画对象相像。苏公说了,这只是儿童的眼光。儿童的眼光不是错误的眼光,然而是未经艺术教育训练的眼光。绘画是文化的产物,伟大的画作不仅是大师(天才)独立创作的产物,更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一个人没有必要的文化修养,没有接受相当的绘画艺术教育,怎能领略绘画的魅力、体会其微妙?
没有艺术教养的常人观画,另一个普遍毛病就是追求外观的美,以为绘画的价值就是描绘外观美,即认为绘画的对象要被画得“好看”。然而,把景物画得“好看”,并不是绘画艺术的真正目的。东晋画家顾恺之,作为中国人物画的早期奠基者,被后世尊为“画圣”。他曾绘制人物画像,各部位均画好,但未画眼睛,而且长期不补上。别人询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四体”,代指人物形体、容貌;“阿堵”,代指眼睛。顾恺之认为,绘画的宗旨(妙处)是通过画像传达和表现人物的精神意气(神),人物的形体、容貌之美丑(妍媸)既不是绘画的目的,也不是评判绘画的标准(无关于妙处)。
顾恺之绘画以“传神”为宗旨,并认为关键在眼睛。他的画作今日已无真迹可见。从其《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的唐、宋摹本看,顾恺之所画人物眼睛都细窄如线,是“细目”,用今日俗话就是“眯眯眼”。为何呢?《诗经·硕人》诗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目美不在眼睛大小,而在顾盼传神。唐人张怀瓘评价顾恺之画风说:“顾公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奇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以图画间求。”(《画断》)所谓“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观顾恺之所画人物眉眼的细微飘渺可见一斑。
绘画既不以形似为准,又不以美观为要,绘画究竟追求什么呢?观赏绘画,又以什么为旨趣呢? 南朝谢赫提出了著名的“绘画六法”,指出绘画的六大要领(法则)。“绘画六法”中后五则均是关于技巧的,第一则是绘画的宗旨,即“气韵生动”。什么是气韵生动? 谢赫没有解释。唐人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立专章解释“绘画六法”。关于气韵生动,他说:“彦远试论之曰: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历代名画记》)
对于谢赫和张彦远,气韵生动是指人物画要以表现人物的精神意气为统率,以人物精神统领形象描绘。这是对顾恺之“传神写照”的绘画思想的阐发。张彦远推崇古画,“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就是推崇绘画超越外观的逼真性和美观(移其形似)、追求人物内在生命和精神的表现(尚其骨气)。“骨气”,就是人物的内在生命和精神。这是对顾恺之“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论说的提炼和深化表述。
然而,气韵生动只是表现人物自身的精神意气吗? 当然不是。作为人的艺术,在顾恺之所主张的“传神写照”即表现对象精神意气的观念之上,绘画更深层的意蕴是画家的艺术理想和人文精神的表现。苏东坡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所谓“天工与清新”的真义是中国文化生命精神和人生情怀的结晶表现。简单讲,中国绘画的精神宗旨是超越美丑而追求宇宙人生的自然生趣。人分美丑,画超妍媸。在现实生活中,人自然有美丑之分;但是以现实的美丑观念衡量艺术,则是以驴唇对马嘴之错。懂得这个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升华之理,是需要文化教养和艺术教育的。张彦远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道理正在于此。
懂得绘画与生活的差异性,我们才可懂得在中国绘画史中的人物画,以形似、美观求胜者固然有之,但极具艺术价值而极得中国文化精神之真谛的画作,却多是看似“不像”“丑怪”而以“天工与清新”为胜的画作。明人董其昌论画,明确区分“精工”与“自然”,认为前者是恪守陈规、技艺至上的“匠气”之作,“自然”是高度自由的艺术生命的创作,是真正的“艺术”。宋人郭若虚认为画分逸、神、妙、能四品,以逸品为最高。他定义逸品说:“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益州名画录》)他与张彦远均以“自然”为画品至境。欣赏和继承中国绘画的精华,我们应当以“自然”而不是“精工”为艺术的精神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