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名家荐书

    “菠菜汁”与“八马图”

    赵瑜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22日   11 版)

        《怼画录——捕色者说》,冯杰著,作家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58.00元

        散文终究是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表述,冯杰的文字中,处处有小我,处处又有大我。    

        散文的书写多有定式,怀人,述事,抒情,写作者呢,也大多是端着架子写。偶有打破这些规范的写作者,便让人惊讶。比如冯杰的散文,便不走寻常路。冯杰的语言像一个从乡下进城的人,他用满口的北中原方言来应对城市文明,他的文字里,充满了民间的智慧,偏僻的知识,以及勇于自我批判的态度。

        《怼画录——捕色者说》这部作品集,是作家冯杰的一部别具态度的散文集。和汪曾祺贾平凹相似,作家冯杰颇有画画才能。他能写一手上好的书法,也能画白菜萝卜和虫子。

        而冯杰的这部新作淘气地使用了一个网络词语“怼”,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不是一个端庄的书名,差不多,也给读者做了一个预告。请不要抱着端庄的态度来阅读这部作品。冯杰年轻时看到一本画刊的封底上有一幅任伯年画的钟馗,画中的这位捉鬼的老兄竟然一只鞋子破了,露出了脚趾。冯杰觉得妙极,不顾那画刊价格惊人,咬牙买了。这种打破了日常生活的画作,其实也正是冯杰写作的态度。冯杰喜欢观察世事百态,他能看到人间的诸多漏洞。这些漏洞也正是生活的真相。冯杰敢于自我批评,他在《画诗人记》一文中,向读者说出了他自己的漏洞。《画诗人记》一文,冯杰赞美唐代诗人贯休,贯休有一首诗,诗中有名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写完,贯休将诗投给了吴越的钱镠,钱王一看,派人给贯休做思想工作,说诗是好诗,只是,如果能在诗里将十四州改为四十州,那么主题显得更宏大。然而,贯休一口拒绝,离开了杭州,奔向了蜀中。冯杰在这篇文字中自我嘲讽说,贯休比我骨头硬。

        别笑,如果继续读冯杰,你会明白,他是一个有态度的人。这种态度其实不只是像贯休一样,拒绝与日常生活和解,冯杰从不拒绝日常生活。冯杰的态度在于艺术上的坚持。比如在《画鸟记》一文中,他写道:“数年来凡是遇到出手必写‘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的书画家,我多是在旁边理纸,看他们写。”

        冯杰熟读苏东坡,他在一首诗中找到了苏东坡可能吃过凉拌菠菜。苏诗是这样的:“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棱如铁甲。岂知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冯杰后来咨询过植物学家,说是苏东坡这首诗中的“菠棱”就是菠菜。

        而冯杰童年时吃过的最好的食材就是他姥爷自种的菠菜。这种因为亲人的种植而熟悉的菜蔬,后来成为冯杰常画的内容之一。甚至,某些时候,冯杰还会用菠菜汁直接入画。冯杰喜欢菠菜的绿,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为世俗的绿色,最接近乡愁的颜色。

        《画菠菜记》这篇文章的结尾处,冯杰写他用菠菜汁画的菠菜,原汗原味,他自己很喜欢。他想推销给古玩城的一位画商,结果那人不喜欢,对着冯杰说:“您能不能在边上再添一颗胭脂红大寿桃?”文章戛然而止,像一首充满了喜剧感的音乐,却在结尾的时候听出了悲伤。

        冯杰的文字处处包含着这样的态度,而这部看似诙谐的《怼画录》,其实还藏着许多让人会心的冷知识。在《画猫头鹰记》一文中介绍英国人的一个生活习俗,是将猫头鹰蛋烧焦,研成粉末以后吃下,可以矫正人的视力。这不是最有趣的,最有趣的是,冯杰在《画丹竹记》一文中写苏东坡用竹砂画红色的竹子,有人指责他,你画的竹子的颜色不对,哪有红竹子,你应该用墨来画。苏东坡怼了回去,问对方,你见过世上有黑竹子吗?

        即使是这样的冷知识中,也可以看到作者的态度,散文终究是个人对世界的观察和表述。冯杰的文字中,处处有小我,处处又有大我。小我是吃饭饮酒说笑话,大我是审美,是逃避,是有为有不为。《怼画录——捕色者说》最为难得是作者屡屡带领着读者来到他的家乡,以及他少年时画的画。在《画马记》这篇文字中,冯杰罕见地从生活中派出了他的父亲母亲。这是一桩少年事,少年时冯杰画了一张八匹马的大画,画好后卷起来珍藏在一个柜子上。可是有一年冬天,他们家的窗户纸破了,四处露风,他的母亲找到这张画,一看尺寸刚好,于是将冯杰非常自珍的这张八马图糊在了窗棂上。然而冯杰的父亲回家看到后表示不满,要求母亲立即将这张画从窗棂上揭下来——因为父亲怕冯杰放学后看到伤心。

        冯杰在这篇文字中既无煽情,也无感念,读来却让人隐隐作痛。“父爱”这样的细枝末梢,自然带着动人的重量。而我最喜欢的是冯杰的表述,总是在你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突然出现,没有铺垫,也没有煽情的总结,只有意外。他的所有态度都隐藏在那些幽默的表述里,入世俗而不俗,用一块一块方言的砖头筑起一个个雅致的审美对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