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身患重病的王之炀老先生,担心自己走后,能用古曲调吟唱诗文的人又少了一个,就在病床上默写下《长恨歌》曲谱,其外孙女将谱子发到网上后,上万名网友自发翻唱并送上祝福。经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后,这个曲调已在大江南北传唱开来。
吟诵,也以这样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包括诵读和吟唱。百年前,国人正是通过吟诵来创作、教授、学习古典诗文的。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说:“中国古典诗词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进入近现代,西学东渐,吟诵逐渐退出课堂,走向没落。虽在唐文治、周有光、叶圣陶、赵元任等先生的大力提倡下,吟诵幸而未断绝,但随着受过吟诵教育的老人陆续故去,传统诗词吟诵濒临失传。作为“唐调”吟诵创始人唐文治先生的再传弟子,蒋凡先生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不顾年高体弱,著吟谱,继绝学,令人感佩。《蒋凡吟谱——中国古典诗文辞赋五十首》(以下简称《吟谱》)一书,是蒋凡先生长期吟诵实践的经验教训及所得所悟之精华,含理论探究、曲谱及按语、吟唱音频三部分。
理论探究部分,主要论述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唐诗宋词的吟唱三法。学界一般将传统吟诵的式微归咎于西式教学方法的引入。蒋先生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现代人对汉语的音乐性特征及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对吟诵失去动力和积极性。蒋先生进一步从发生学的角度,论证了文学与音乐双向交流与融合新生的关系,提出二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文学是音乐的灵魂,音乐是文学的血脉”,将吟诵的必要性提高至学理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除了诵读和吟唱,蒋先生还把诗词歌唱也列入吟诵的范畴,又结合曲谱,分别从音乐旋律的处理、入声字的独特应用、句式及结构的变化等几个方面举例展示了古诗词吟唱的魅力。如此不厌其烦,掰开了揉碎了地讲解,只为向读者说明古诗词为什么只有通过吟诵,其文学意味和艺术价值才能被最大化地表现出来。
每篇曲谱后,另附按语,或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地点出吟唱作品时的要点,或洋洋洒洒,阐述作品意境及创作背景,为确定吟诵的感情基调背书。蒋先生执教古典文学数十年,品评文学自是本色当行,加之治学严谨而活泼,兴趣广泛,举凡文史哲、音乐、美术、书法均广泛涉猎,故行文清丽跳脱,触类旁通,毫无学究气,真知灼见俯拾即是,故按语不单是解说文字,更是优美的小品文。
蒋先生吟唱力求唯美,但并不孤芳自赏,虽为学人,却不囿于文人案头、室内雅乐,而是鼓励学习者不拘一格,多方尝试,尤宜因地制宜,用还保留着入声的方言吟诵。如可用湖广或西南方言吟唱李白的七绝《赠汪伦》。为使吟唱达到美听的效果,更易被传承推广,蒋先生还主张兼收并蓄,广泛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移花接木到吟唱中来——阳春白雪之昆曲、古琴曲可移用,下里巴人之京韵大鼓甚至川江号子亦可移用。曲无高低贵贱,只问合宜与否。
蒋先生虽自谦“声音孱弱,歌吟喑哑”,但其吟唱,不管是曼声低吟还是高声诵唱,均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听者极易生共鸣;平声韵脚字皆能摇曳出之,韵味悠长,尤其动人。加之吟唱伴奏,由专业的国乐乐团现场配乐而成,更是锦上添花,令人百听不厌。
蒋先生为闽人,吟唱虽用普通话,但发音仍带些许方言味道,这反而使一些字的读音非常接近文读音。比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缺月”“独”“却”“不”“寂寞”本皆入声,读时须“短促急收藏”,但在现代普通话中“缺”“独”已变成平声,若仍用普通话读之,则不但平仄不明,且传达不出词作应有的声情。蒋先生在吟唱时,这几个字均处理得非常到位,尤其是“读”字,短促急收,干脆利落,如大槌击鼓,直叩击人心,词人心中郁结的幽愁暗恨在将欲喷涌而出之际,猛然刹住,转为少陵野老般的“吞声哭”。如此,写尽千古“有恨无人省”之忧愤寂苦,令人闻之,泣下沾襟。
蒋先生不但亲身示范,以唯美的吟唱予人以直接的美感,还不吝金针度人,条分缕析地把美呈现出来给人看,为后学者指明进阶的途径,也使本来只能耳听的曲调变得可视化,更易于被不懂音乐的读者理解。比如,在杜甫的七律《客至》曲谱中,第一句“舍南舍北皆春水”,“舍南”二字音乐有两小节,而“舍北”只有一小节,按一般七言律句的节奏划分,此句可“二二一二”断开,在诵读顶节头节时,固然“南”为平声需适当拖长,“北”为入声需急收,但二节都有的“舍”字,为何也作不同处理? 原来草堂虽小,亦南有阳光北多阴湿,诗人为北人而寓居蜀地,喜阳而畏阴,吟唱者意欲通过音的长短来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音长则舒缓,音短则局促。此处同时也是灵活运用入声字的典范,虽按照吟诵规则,入声字读时须短促,但若遇情感变化或音乐旋律需要时,并不是不可以变通,略微停顿之后再延长即可。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此文时,耳边回荡起《吟谱》所附之吟唱,哀婉悱恻又超拔旷达的曲调,令人听之忘俗,胸中渐生凛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