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立翔同志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期间的老同事,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眼看他从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学有专长、工作业绩突出的传统文化出版的领军人才,内心感到无比高兴。趁此立翔同志的著作《柔翰集——出版三十年手记》出版之际,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立翔同志于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即进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是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改名。上海古籍出版社从创建者和长期领导者李俊民先生开始,历届社领导都十分重视对高素质的古籍编辑出版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上编”时期一批才学之士纷纷回归。为应对古籍编辑专业出版人才出现的青黄不接现象,1980年冬天,向社会公开招聘愿从事古籍出版的年轻编辑,共录取十一人。随后,一批从新时期高校毕业的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来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真是旧雨新知,群贤毕至。立翔同志1985年从上师大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即进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工作。以前,在古典文献学人才培养方面,长期只有北京大学一家,新时期全国也只增加四家。由于古典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广,并且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立翔同志在大学学习期间,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事古籍编辑出版工作,专业对口,加上爱岗敬业精神,编辑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由他责编并策划的图书,涉及文学、历史、艺术、文博、哲学、宗教等内容,形式上有文献整理、古籍影印、工具书、学术著作及普及读物等,所编辑出版的图书,大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一些图书获得各类奖项。以下略举数例,以见他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方面的贡献。
立翔同志担任责任编辑的第一部古籍整理书稿是《郡斋读书志校证》(全二册,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系我国古代第一部有解题的私人藏书目录,著录了南宋以前各类重要典籍近一千五百部,其中有许多是早已失传的著作。本书整理者费时十余年,校以十余种善本,并从浩瀚史志中钩稽出相关文献,极大地提升了原书的史料价值。这是一部近百万字的书稿,需要查证的文献极多,工作量很大,作为刚入门的古籍编辑,可谓重任在肩,压力很大。立翔同志凭借专业学习获得的基础知识,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用一年时间,查核大量引文,保证了书稿质量,还应整理者要求,为书稿编制索引,为读者提供方便。本书的出版成为各种版本和前人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本书于2013年8月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组织评选的“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在立翔同志担任第二编辑部主任期间,他全力以赴,认真组织实施大型专科工具书《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全二册,张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从选题确定、组稿到书稿的初审、复审,都表现出他的学术眼光、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审稿水平。全书收录中国远古至清末名人达五万三千四百多位,时间涵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包括文学、艺术、科技、政治、军事、宗教等领域,并关注妇女、工商医卜、少数民族等群体,人物之众,超过现今同类专业工具书。更为难得的是全书各条目均注明最重要的史料来源,增加了编写和审稿的难度,也提升了全书的学术水平。本书于2000年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在文学与历史结合、文化与艺术融合方面,普及与提高兼顾,立翔同志勇于开拓,并取得良好成绩。由他策划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邀请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撰写历史上著名女性,选题颇有创意,组织作者却不容易。她们既是要有一定成就的女作家,又要对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有较深入的了解,还要有足够的历史知识积累。经过立翔同志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吕后·宫廷玩偶》等七种。这套丛书推出后,颇受读者欢迎,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署名“本社编”的《中国艺海》一书,实际上由立翔同志主持组稿并编辑,全书介绍中国各种传统艺术精华,包括绘画、书法篆刻、建筑、音乐舞蹈、雕塑、服饰织绣、工艺美术七大类,共收条目一千二百余,上自原始社会,下迄清末民初,是一部大型综合性鉴赏类图书,书稿中的许多篇章都出自名家手笔。本书出版后,深受爱好中国艺术的读者欢迎。在组稿和编辑的过程中,立翔同志充分发挥自己在传统艺术方面的爱好和知识储备,也为未来从事传统艺术出版作了一次尝试。
上海古籍出版社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对青年编辑的培养,要求他们热爱专业,德才兼备,并在实际工作中考察他们,将专业知识扎实、思想开阔、工作优秀的青年编辑选拔到编辑室的领导岗位,让他们带领社内编辑人员开拓选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广泛联系海内外学者,认真复审书稿,把好图书质量关,随后根据考察和优化选择,把业务水平较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专业人才,选拔到社级领导岗位。立翔同志在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三年的经历,正是沿着这条轨迹努力前进,从编辑、编辑室正副主任、总编辑助理,升至副总编辑。立翔同志具有较好的理论素质、广博的文史哲基础知识、阅读和编辑整理古籍的基本能力,并能准确地反映所整理与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达能力,在古籍编辑出版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立翔同志兴趣广泛,并有书法绘画的基础,2008年被调往上海书画出版社,任副总编辑。2009年主持工作,2010年起任社长。
上海书画出版社是一家专事书画艺术出版的专业出版社,源于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朵云轩,以1960年重建朵云轩、建立木版水印编辑部为标志,成为现代出版单位。1978年改称上海书画出版社,同时沿用朵云轩的品牌,从事书画艺术出版,此后成立全国首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两者结合,在艺术文化全产业链轨道上迅速发展,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出版单位。立翔同志主持上海书画出版社工作之时,恰逢按照上级部署,朵云轩及其下属的艺术品经营公司与书画社分离,在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撑之下,如何发扬上海书画出版社在专业出版方面的优势,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立翔同志面临的重大考验。
十多年来,立翔同志全身心投入书画艺术出版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他对书画艺术出版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专业立社是书画社的根本,学术出版在其专业立社的追求中起着标杆的作用,这是书画社六十年发展得出的结论。”(《做好学术出版,推进专业出版工作》)经过深入思考,他对书画社的未来发展,理出了“立足长远,与时俱进,提升品牌,强化专业的道路,决心将学术出版作为制高点来建设,以增强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为品牌注入更多新内涵和时代新气息,塑造更专业、高品质、高传播力的崭新形象”(同上)。他坚持建构以学术出版为高地,以专业图书和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专业出版架构。他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以专业打造品质,以品牌拓展市场”是“专业出版社经营、发展的两个核心要义”(《“中国碑帖名品”丛帖策划缘起》)。他在总结专业出版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就出版主业展开一系列的布局和运作。他确立“以传统书画为主体,以艺术与人文结合为补充的出版方向”。在这个出版方向的主导下,构画了大型集成性项目(艺术作品和文献整理)、艺术史料和工具书、经典和前沿学术著作、字帖画谱和技法指导、艺术人文和艺术鉴藏五大基本内容产品线,将此作为书画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拓展内容(《做强艺术出版,需要深耕内容这块土壤》)。上述这些出版理念和所出版的各类图书内容,均在《柔翰集》之中有所反映,不再赘述。
上海书画出版社在最近十多年来,以争创一流艺术出版为目标,全力聚焦出版主业,提出以品牌和专业为抓手,先后对编辑、发行等业务环节进行了机制改革,加强了团队建设和图书选题锻造,收获了大批国家级和专业级的图书奖项,荣膺“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美术出版社总产值第一,迈向了全国艺术出版社的前列。立翔同志先后获得“上海出版人奖”,上海市和全国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9年还获得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
立翔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大学阶段在古典文献专业学习,打下传统文化知识的坚实基础;二十多年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工作实践,为他从事编辑出版事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到上海书画出版社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圆我一个与艺术有关的梦想”,他要在自己喜欢的工作平台上“竭尽所能,为书画社发展贡献我的力量”(《学思湖畔任韶华,柔翰镌椠托平生》)。他说到做到,而且做得很好。他有理想,有追求,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我为他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高兴,也希望他再接再厉,为繁荣中华书画艺术出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