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4月13日 星期三

    “老漂族”:为何流动?处境如何?怎样保障?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4月13日   10 版)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肖富群、陈丽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第一版,98.00元

        ■陈友华

        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老年人口同样处于频繁的流动之中。在老年流动人口中,存在一个日益庞大的随子女流动的群体,这一群体被称为“老漂族”。在学术界,“北漂”“沪漂”等一线城市的劳动力流动人口受到较多关注,但是“老漂族”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各类新闻报道有意无意地给他们贴上“外来”“漂泊”“亲情消逝”等标签。他们的实际境况究竟如何? 在年老时为什么还会流动? 在流入地的身心境遇怎样? 未来会呈现什么趋势? 肖富群、陈丽霞合著的《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针对这一群体开展专门研究,客观呈现了“老漂族”的形象,开启了我国“老漂族”研究的新进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人口流动以劳动力人口为主。2000年以后,流动人口中老年人口开始以年均6.6%的速度增长。老年流动人口更具复杂性,流动的目的不再限于就业而更多是生活,流动决策不再是基于收入多少和职业发展而更多地考虑家庭照顾与养老。本书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老漂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拓展和丰富。具体说来,老年流动人口包括因就业而流动、因家庭供养而流动等多种类型,而“老漂族”是“以照顾子女和孙辈或养老为主要目的,跨越一定行政区划(跨县、市、区),流动到子女常住地生活较长时间但户籍地不变的老年人”。之前已有研究只强调“老漂族”“为照顾孙辈而流动这一特征”,该书将“为照顾成年子女及其家庭、投靠子女养老、提高生活品质而流动的中老年人都归为‘老漂族’”,这一界定丰富了“老漂族”的外延和内涵,也为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目前新闻媒体的报道多是从“老漂族”的现实难题出发,所塑造的“老漂族”形象多是消极负面的,而且多来源于特殊个案,缺乏足够的实证材料支撑。已有的学术研究则集中于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等流动人口的经典问题,所呈现“老漂族”的形象也并不全面。该书突破已有研究,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从“老漂族”群体特征、社会适应、文化认同、生活满意度、居留意愿、福利水平六个方面全景式呈现了“老漂族”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既是一项严谨的基础描述性研究,也是一项引人思考的解释性研究,有诸多不同于已有研究的新发现。

        在“老漂族”的群体特征上,该书发现“因支援子女而流动的占39.8%,因投靠子女而流动的占29.8%,为提高生活品质而流动的占22.3%,因随孩返乡的占2.6%”,将近70%的“老漂族”与子女密切相关,流动目的大多是为了子女及其家庭,流动目的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在流动意愿上,51.1%的“老漂族”是由子女提出而自己主动接受流动,33.0%的“老漂族”是自己主动提出流动,由配偶、子女提出而自己被动接受的流动只占16.0%。综合来看,84.10%的“老漂族”是主动流动,完全被动流动的“老漂族”较少。这一发现,与新闻媒介中描述“老漂族”“迫不得已”“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被动流动明显不同。

        在社会适应上,“老漂族”不同于年轻流动人口,他们年龄偏大,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所有下降,并且他们多不参与到就业等深度的经济生活中,主要在个人与家庭领域,也不确定在子女所在地生活多久,一系列逻辑推断的结果自然是这一群体处于“漂”的状态,他们的适应状况可能很糟糕,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本书将社会适应操作化为家庭生活适应、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老年角色适应、心理适应五个维度。研究发现,前四个维度的适应都达到了中等水平,但心理适应得分较低,主动流动的“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要明显好于被动流动的“老漂族”,但主动流动的“老漂族”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更多——这一发现值得继续深挖。

        在生活满意度上,在常见的新闻报道中,“老漂族”一般都会被描述成漂泊、孤独、付出、想回老家等消极形象,但本项研究发现“老漂族”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在家庭满意度、社区满意度两个维度上表现较好,来自农村、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高、身体健康状况好的“老漂族”,其生活满意度更高。

        “老漂族”是否会在流入点定居下来? 一般认为老年人只是暂时来到子女所在地,过一段时间完成任务之后终究要回老家,这是他们“漂”的重要原因。但是本书研究发现74.6%的“老漂族”明确表示有继续在子女所在地定居的打算,22.1%的“老漂族”处于“说不清”状态,只有3.4%的“老漂族”明确表示不打算在子女所在地定居。“漂泊不定”“心无所依”的“漂”的感觉是暂时的,多数“老漂族”打算长期居住下去以结束“漂”的状态,而不是回老家。这一实证数据折射出代际关系和文化观念的重要转变。与安土重迁和落叶归根的观念和行为不同,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处在异地的子女家庭所在地作为养老归宿。

        总之,在实证调研基础上,本书拓展和丰富了“老漂族”的研究内容,得出了一系列不同于新闻报道和既有研究的新发现,纠正了对“老漂族”的一些想当然的看法,呈现了“老漂族”的实然状态,展示出研究者严谨、规范的学术风格。

        厘清“老漂族”出现的成因,进而探索“老漂族”的发展规律,预测“老漂族”的未来发展趋势,不仅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与政策完善的基础,更是作者在书中所自始至终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在“老漂族”的现实境遇中,社会福利状况最不令人满意,也是作为个体的“老漂族”最难以改变的,无论是政策的享受资格还是执行程度,“老漂族”都处于边缘位置。当前我国与流动人口相关的政策主要是基于劳动年龄人口而制定,养老、医保等社会福利政策也是基于户籍和地方政策,地区之间难以实现统筹,不仅会造成政策对象的偏差和定位错误,也会引发养老资源投入不足,进而出现社会福利短缺。这不仅会导致福利制度难以支撑现代社会发展,而且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痛处所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低生育率和成年子女成家立业,老年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老漂族”规模会逐渐扩大,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口的空间再分布,相应的老年福利制度需要及时更新、调整和完善。

        该书认为,福利制度建立的目标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要不断完善包括“老漂族”在内的全体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制度。“老漂族”福利制度的核心是公平,这意味着不论性别、年龄、户籍、民族、职业、经济状况等是否一致,都应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不能因为“老漂族”不具有本地户籍和身份,就难以享有与当地老年人相似的社会福利待遇。在当前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确保“老漂族”能够公平地享有老年社会福利,任重而道远。

        (作者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