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打造古代戏曲序跋整理的2.0版

    廖可斌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7日   10 版)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郭英德、李志远纂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980.00元

        郭英德教授、李志远博士合著《明清戏曲序跋纂笺》,皇皇十二册,是古代戏曲文献整理的重要成果。我认为它的问世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古籍整理界最近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就是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及以前出版的各种古籍整理成果进行补订或重编。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古籍整理事业也迎来春天。特别是1981年中央37号文件《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发布后,古籍整理工作全面展开,一大批古籍整理成果相继问世。如对古代戏曲序跋的整理,就先后出版了蔡毅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和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等。这些成果对当时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积极作用。但当时人们获取资料的渠道有限,古籍整理的规范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这些古籍整理成果不免带有一定的急就章性质,往往存在不全、不准、不清、不精等种种缺陷。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古籍总目》《古籍善本书目》等大型古籍目录先后问世,海内外所藏珍稀古籍陆续得到影印,特别是古籍数字化取得重要进展,古籍电子资源库越来越丰富。现在人们能获得的古籍文献资源,与三四十年前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古籍整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如区分古籍整理的类别和定位,确定底本和校本,标点和校勘,撰写前言、凡例和编纂附录等,也日趋规范严密。回过头来看,原有的许多古籍整理成果已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学界纷纷提出了予以补订和重编的计划,如《甲骨文字新编》“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唐五代诗全编》《全宋词新编》《敦煌文献合集》等。这些新的整理项目,利用现有的资料条件和技术手段,按照当代学术规范,全面提升古籍整理质量,打造中国古籍整理的“2.0版”,体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新水平。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就是这一古籍整理工作潮流中的一朵绚丽的浪花。在古籍整理工作的“全、准、清、精”等各项要求上,它都远远超过了已有的同类著作。首先,收集整理某一专题的文献,必须在明确概念内涵、确定收录边界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符合标准的文献收集齐备,基本上可以让使用者一书在手,不假外求,这样才具有较高价值。《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和《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收录的明清戏曲序跋约两千五百余条,本书收录达到四千三百余条,基本将明清戏曲序跋网罗无遗,完整展现了明清戏曲序跋的整体面貌,为人们研究明清戏曲序跋提供了完备的资料。

        其次,本书严格遵循古籍整理的规范,所收文献尽可能以较早、较全、较善版本为底本,并一一注明所依据的版本,这就给使用者覆按文献提供了巨大便利,大大增强了文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也大大提高了本书的价值。

        又次,本书的编排以类别为纲,以时代为目,书末附有“篇目索引”和“作者索引”,体例清晰,方便检索查阅。

        再次,本书在做“精”方面所下的功夫尤其值得称道。它不是一般的资料汇编,并非将有关资料汇集在一起了事,而是对每篇戏曲序跋的作者、相关的作品,以及序跋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等,予以笺注。为此著者遍检各种史书、方志、别集等,尤其注意收集利用近几十年戏曲文献研究的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本书成为近几十年戏曲文献研究成果的总汇。采用这种整理方式,自然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但也显著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