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

    用平凡出版缔造不朽艺术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9月08日   08 版)

        ■梅若冰

        著名出版人周百义先生,既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领路人,也是我的授业恩师。最近,在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主编的“珞珈之子文库”中,收录了周百义先生的新作《出版的艺术》。图书的艺术创造,大多是经典作品的面世、潜力作者的培养和挖掘、优质出版品牌的打造。出版的艺术创造,则是如先生一般的出版家们,从出版实践出发,对中国的图书业、出版业的深刻认识和创新融合。

        在业界,周百义先生是产学结合研究的领军人物。在《出版的艺术》中,他从行业观察、出版业务、媒体发展、人才培养、文学与出版五个层面,详细总结了三十多年来的所思、所感、所为,每一篇作品都凝聚着出版人的观察、文化人的使命和学者的智慧,为打造学者型编辑做出了身体力行的典范。

        出版艺术的缔造并非一日之功,它源于先生的宽厚和渊博,源于对出版事业的热爱,源于兼收并蓄、知行合一、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深耕细作。

        以开阔的视野和专业的眼光,尽显大家风采,是为兼收并蓄。

        周百义先生在文学领域具备的开阔视野和充分研究,《雍正皇帝》和《张居正》是他作为责任编辑的代表作品,这两部作品能够花落长江文艺出版社,与他的执着和笃定是分不开的。编辑书稿的过程,则体现了一位编辑大家的风采。仅在编辑《雍正皇帝》第一卷《九王夺嫡》时,辨认作者手迹、修订文本细节、整理书稿时间就长达数月。编辑《张居正》期间,与作者就文本内容深度研讨交流,提出了重要的修改建议,让整部书稿得以脱胎换骨。如今,长江文艺出版社在文坛依旧保有一席之地,与文坛巨擘维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依然得益于周百义先生留下的优秀传统和编辑风骨。

        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对出版业有深刻理解,是为知行合一。

        从一线编辑走上管理岗位后,周百义先生基于大量的市场实践,对出版业理解深刻,在商业化时代体现了一个出版人的文化追求。在充分研究市场的基础上,他对出版社和出版集团的选题结构、渠道构建、营销策略都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观点。他充分肯定编辑的主体作用和出版的主业价值,紧密联系出版实际,切中要害。以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编辑为主体的流程结构,以及他所提出的发展构想、品牌战略和产品线规划,在今天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用博大和宽容培养人才、塑造品牌,是为海纳百川。

        编书如为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因了先生的宽容,编辑与作者之间建立了密切的信任,《雍正皇帝》《张居正》《跨世纪文丛》《九头鸟长篇小说文库》等优秀的作品才得以脱颖而出,名垂文学史。对人才的培养和宽容,又是企业团队管理的艺术和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所在。与“金黎组合”开展密切合作,引入郭敬明、安波舜等实力强劲的出版团队,并培养优秀的编辑人才储备队伍。这是他站在出版社、出版业蓬勃发展的高度上所做的重要决策,至今无数后辈受益于此,又能反哺出版,形成了出版业的源头活水。

        热爱中有敬畏,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是为勇立潮头。

        “创新”几乎贯穿先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从打破出版社“大锅饭”、激励员工自发奋斗的体制改革,到转企改制之后大胆实现跨地区经营,再到大量引入外部人才、开发高品质的全新品牌和产品线,一次次的开拓充分说明了,创新实践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从茁壮到卓越的必由之路。如今,尽管先生已经逐渐淡出市场一线,但是在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他依然持续关注新的文学出版和创作;又积极投身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研究,以期突破数字发展瓶颈,打破媒体融合僵局,创造新的亮点和赢利点。

        出版是一条平凡的路,薄薄的字里行间,藏着出版人超越物质和个人之外的胸怀和追求,书写着个人和时代的相互成就,渗透着出版人创造的不朽艺术。作为后生,我们获益于新时代,更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出版献出一点点微薄的力量,这部《出版的艺术》,正是值得新时代出版从业者一读再读的思想启迪和动力之源。

        《出版的艺术》,周百义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21年1月,65.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