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

    “考古盲盒”开启传统文化“破圈之旅”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9月08日   08 版)

        近段时间以来,考古盲盒在内地日渐风靡,“圈粉”年轻一代。他们通过模拟真实的考古发掘环境,“沉浸式”体验中国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河南博物院的“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三星堆考古盲盒、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青铜小分队系列盲盒……事实上,随着Z世代新生消费力的崛起,内地文博机构日益重视与年轻人的“沟通”,“自带流量”的考古盲盒也逐渐成为诸多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新宠”。(9月1日中新网)

        “古钱币巧克力”“考古盲盒”……这类文创产品很有创意、有新意。尤其是“考古盲盒”,借近年来很火的“盲盒热”,将盲盒的创意融入到文创产品之中。“考古盲盒”带给文创产品消费者消费刺激与参与感,精美的文创产品,也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

        河南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相继推出各有特色的“考古盲盒”。故宫文创做得也很好,早在2017年,故宫博物院通过自营、合作经营和品牌授权,文创产品收入超10亿,文创产品种类接近1万。故宫能够成为网红,让一些人认为主要是借助于故宫这一“大IP”,现在这些博物馆通过实力圈粉,让人看到地方博物院通过创新,让文创产品与时代“同频共振”,同样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博物馆推出“考古盲盒”,让自己成了“网红博物院”,赢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关键就在于真正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了。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博物院就既要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能挖掘自身拥有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又要能着眼当下,要能“接地气”,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有历史厚重感,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文化创新的新路,才有利于走出一条传统文化传承的大路。

        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此,就需要地方政府、博物馆等相关方面能够讲好“故事”,要解决消费者“痛点”,而不能太过“矜持”,不能因循守旧。

        河南博物院等地方博物馆的“考古盲盒”火爆网络,开启传统文化的“破圈之旅”,就是成功范本,这样“走出去”的思路,值得借鉴与推广。通过“走出去”,更好盘活历史文化资源,能够避免博物馆陷入运营困境,让博物馆成功“走出去”“跑起来”,有利于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还能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实现“共赢”。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目的。

        湖南省常德市 戴先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