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

    医院洗衣女工连获西班牙诗歌奖

    本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28日   04 版)

        西班牙青年诗人贝戈尼娅·鲁埃达。图片出自她本人的因斯塔格拉姆

        西班牙著名的许珀里翁诗歌奖不久前揭晓,二十九岁的诗人贝戈尼娅·鲁埃达(Begoña M. Rueda)以所著诗集《洗衣服务》(Servicio de Lavandería)获得了大奖。

        鲁埃达来自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哈恩,在港口城市阿尔赫西拉斯的欧罗巴角医院谋生,以赚取继续求学的费用。她的诗集仿佛分行的日记,以大流行前后的医院洗衣房为背景,描写了这个满是病号服、护士服、手术衣、毯子和床单的地方,衣物上有血迹、汗渍、呕吐物,以及生病的身体和新死的尸体流出的各种体液。唯一要丢弃的只有裹尸布。

        “你根本不认识穿过这些衣服的人;无论他们是死是活。”鲁埃达告诉西班牙《国家报》,“这让人生出很多联想,尤其是小孩的衣裳。”

        阿尔赫西拉斯紧邻英国的海外领地直布罗陀。歇工时,鲁埃达便眺望着一览无余的直布罗陀湾,一边看着一条条轮船进出巨大的港口,一边在纸上写下在医院工作的见闻与思考。

        她认为,诗歌终归要触及工人阶级的生活,而描写医院洗衣房内部的诗集此前还闻所未闻。

        八点钟,大家走上阳台

        为医生和护士的劳动鼓掌

        但没什么人赞赏

        那些在医院扫地和擦洗的妇女

        或我们这些赤着两手

        为感染者洗衣的人

        在医院的洗衣房里,鲁埃达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而诗人必须是自己所处时代的儿女。大流行一开始就进入了她的诗歌。《洗衣服务》里描绘了当时对未知威胁的恐惧、资源的匮乏和医疗系统的崩溃,以及为死去同事的默哀,

        除了口罩,他们还给了我们手套我将再也觉不出床单到我手里时还带着温热

        自2016年以来,鲁埃达已经出版了七部诗集,全都获了奖。处女作《莱娅公主》赢得了安东尼奥·科利纳斯青年诗歌奖。2019年的《轮回》获得了马德里孔普鲁腾塞大学第一诗歌奖。《错误404》则给她带来了著名的布尔戈城诗歌奖。

        为了养家糊口,诗人常常要另做一份凡俗的工作。艾略特在出版社当编辑,还算不那么太隔行,但更多人的营生与文学并无关联。查尔斯·布科夫斯基做过邮递员,杰克·凯鲁亚克曾是水手和林警,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白天行医,晚上写诗,布莱兹·桑德拉尔(Blaise Cendrars)做过珠宝销售员、钢琴家、养蜂人、屠宰工和猎鲸人,海梅·希尔·德·别德马(Jaime Gil de Biedma)是家族烟草公司的经理,罗伯托·波拉尼奥在加泰罗尼亚海岸的露营地里看大门,比森特·加列戈(Vicente Gallego)则当过门卫、夜总会的舞男、修剪松树的人和城市垃圾场的雇员。

        鲁埃达也不得不到处打工来养活自己。她做过服务员,当过比萨饼师傅。“我见过奴隶制一般的工作,不折不扣的奴隶制,工资都不够糊口的。”她说。

        她的诗歌世界里同样充满了阶级性。《洗衣服务》就写到了那些见到洗衣工时连招呼都不打的医生,还有那些罔顾工人身体健康的洗衣房领班。一卡车的士兵在对整个医院消毒时,偏偏放过了洗衣房,“好像床单会自行洗净。”防护服堆积如山,却迟迟发不到洗衣工手上,只有“一个纸口罩,阻止我们互相吠叫死亡”。

        洗衣房正对着太平间。而她选择上夜班,因为黑暗带来了对死亡和濒死的思考。在一首诗里,她写了为什么有些病人在临终前一定要梳头刮脸喷香水,“仿佛死亡/只是星期天早晨的又一次散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