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哈罗德·布鲁姆的“给孩子”系列

    推荐图书:《给聪明孩子的故事与诗》

    刘汝怡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14日   15 版)

        刘汝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深贝北京编辑室主任。策划代表作《自我成长的力量》《给妈妈当妈妈》《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等。

        朋友的女儿4岁的时候,她的学者爸爸给她读了某本厚书中的一个故事——《瓶中灵魔》,她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故事和这本名叫Sto⁃ries and Poems for Extremely In⁃telligent Children of All Ages 的书。作为编辑、也作为母亲的我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一扇窗就此打开了。

        女孩的妈妈、文学修养极好的一名中国学者,远在美国的家里,用微信满怀激情、也略带急迫地向我讲述了女儿和这本书的事,也正式推荐了文学评论界大佬——哈罗德·布鲁姆编选的这本书。随后我查证版本,发现这本书在美国一版再版,畅销很久了,但国内还未引进中文简体字版的版权。

        彼时,国内的“给孩子”系列图书的出版也正如火如荼。布鲁姆教授给“All Ages(不同年龄)”的“孩子”,给“Extremely Intelligent (极为聪颖的)”孩子编选的这套文学启蒙书,到底有什么魔力,会让这位文学品味不俗的学者妈妈以如此激情向我推荐呢?

        由布鲁姆教授编选的《给聪明孩子的故事与诗》分“春”“夏”“秋”“冬”四卷,精选他从5岁反复阅读到70岁的文学经典,包括深具启迪和娱乐性的41个故事、传说和84首诗歌。内容大多是19世纪或更早的作品,既涵盖诸如莎士比亚、马克·吐温、惠特曼、济慈、伊索、屠格涅夫等名家著作,也有不少颇有逸趣的佚名作品。

        布鲁姆是一位既传统又浪漫的学者,他并不接受“儿童文学”这个分类。他既尊重文学,又尊重孩子,不媚童,不“鸡娃”,不以经典和名家为标准,他甚至甄选了佚名的古老传说、神秘故事(太难得可以读到,又是那么富有魅力!)。所选作品往往具有深度和趣味以及某种幻想的魔力,是可以一生反复阅读的。

        布鲁姆(1930-2019)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教授、文学理论家,生前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一生出版了40多部著作,如《西方正典》《影响的剖析:文学作为生活方式》以及《如何读,为什么读》等。他认为电子屏幕的蛮横和专制危及了文学的价值和人类的智慧,也损害了许多孩子的阅读本能。他“相信只要将孤单的孩子与最佳的书籍神奇地联系在一起,阅读就会持续下去”;“阅读的浪漫,取决于魅力,而魅力依靠的是潜在的力量而不是完整的知识”。

        对于这样一部选文多样、且是一两百年前的文学作品的图书,翻译工作难度非常大。这本书的翻译们既要做严谨的核查、也展开了不少必要的业务探索;并且在布鲁姆教授最后的时光通过邮件探讨、请教译文疑点;与此同时,还兼顾了一些很难超越的经典译本——在得到授权后,选用了赵元任前辈翻译的《体面汤》《在冬天,正是满地白》等几篇译文。诗歌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除了无法保留原有的音韵节奏之妙,文本时间和空间跨度都不小,难免损失一些文化背景信息。但好在布鲁姆教授所选抒情诗都较简单、直白,诗歌本质的趣味和美还在。

        《给聪明孩子的故事与诗》中文简体字版分春、夏、秋、冬四册终于在今年5月出版上市。我把中文版寄给最初的推荐者表示感谢,同时也送给那个听《瓶中灵魔》着迷的女孩。在她的要求下,妈妈给今年已经8岁的她读了这个故事的中文版。

        “现在她(把书)放在床边,时不时翻开自己读,枕边书。”她的妈妈告诉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