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读懂学生》:科学实用的育人工具书

    乔树平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6月23日   06 版)

        实现育人有据可依,使育人化为学校和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可操作、可落实的具体行为。

        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教师是育人的主力军。如果说育人犹如航行,那么学校和教师则是为学生成长引航的舵手,只有把握正确的目标和有效的策略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而一旦目标有误或策略不当,就会与最初的设想渐行渐远。育人目标决定着育人的方向,统领着育人实践,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同时,育人目标的实现要有可资参考的育人策略作为保障,且将其作为完整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可以实现育人有据可依,使育人化为学校和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可操作、可落实的具体行为。

        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国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育人目标的认知、育人目标具体内涵的把握、育人策略的构建及有效应用等方面仍存在各种不足。一是对科学育人目标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二是对育人目标具体内涵的把握不到位。部分学校和教师尚未把握整体育人目标的具体内涵,凭经验开展教育教学,导致育人目标无法完全实现。三是不了解如何构建有效育人的策略和方法。部分学校和教师缺乏将育人目标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具体途径,难以实现育人目标的真正落地。上述诸多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尚未形成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育人标准和配套育人策略具体且科学的阐述,育人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的框架。

        2012~2017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教一处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边玉芳教授团队开展北京市“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学生成长规律与育人策略研究”项目和北京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及中小衔接策略实验”项目,《读懂学生》丛书便是在此基础上撰写而成。

        一~九年级育人目标主要基于边玉芳教授团队长期以来对0~18岁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研究成果所研制。其中,北京市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为育人目标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项目先后历经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深入研讨和评定等五个重要阶段,从不同层面收集和梳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段学生的成长问题,总结梳理小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特征,提炼出小学低、中、高年级各阶段的关键问题。研究持续深入,各环节层层相扣,研究视角和方法多样,育人目标研制全过程规范严谨。

        项目组针对每一条育人目标均确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发展程度,并结合大量教育教学实践案例,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相应育人策略。例如,书中针对一年级“在1~2个月内了解学校要求,适应新环境,融入小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这一育人目标,分别从开学前一周、开学第一天、开学后等不同时间段出发,给出诸如“设计一些特殊的入学仪式让学生对学校充满好奇和喜欢”“通过参与班级布置等活动让学生增加归属感”等具体、可操作的育人策略建议,为教师们开展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项目基于“测评与诊断—分析与反馈—反思与改进—后测”的测评模式,编制测评工具,在北京市各类型学校开展大规模测评,系统梳理重点问题及关键任务并按重要程度排序。围绕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项目组在北京市13个区县选取数十余所学校开展实验研究,组织实验校实施前测,基于学生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和方案,通过后测结果检验育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研究成果,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项目组在全国不同地区对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校长、教师等进行广泛的意见征询,也在当地中小学开展相关实验,对一~九年级育人目标和育人策略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定稿。丛书具有较强的全国普适性和推广价值,适用于全国从事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群体。其中,《读懂学生——学生成长规律与一~九年级育人目标》一册详尽阐述了育人目标研制的整体思路和科学流程,同时具体介绍了一~九年级的育人目标和与育人策略,是《读懂学生》丛书的基础和概括,也是最具特色和创新性的一本。

        (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