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5月19日 星期三

    从这里,洞察中国乡村

    曾偲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5月19日   10 版)

        《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黄河区域卷》,徐勇、邓大才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俗语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些“不同”,大到行政规划、村落形态,小到说媒换帖时的落款、重阳节的吃食该是杂烩菜还是炸糕点……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不同村庄间又呈现出某些共同点。比如,同在河北省的双井村与牛家庄村相距不到80公里,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两个村的村民都不能从井里打水,因为会“碰龙头”。这些习俗或讲究,全来自村中耄耋老人的口述,最终由“中国农村调查”团队记录成文,形成巨型学术调查丛书《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黄河区域卷》。

        当然,书中所述不仅限于民俗民情,更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个方面,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进行全景式深描,并探讨其历史变迁与现状。翻看每一卷都近乎百万字的书稿,会惊叹其资料之详实、探究之深入。

        本丛书系“中国农村调查”项目的部分成果。“中国农村调查”项目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世纪性学术调查工程,也是该校中国农村高端智库与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该项目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口述史调查、家户调查、村庄调查及专题调查。“黄河区域村庄调查”项目于2016年9月正式启动,中国农村研究院的70多位师生走入村庄,驻村两三个月,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搜集了海量的文献、访谈、视频、录音与图片资料。书中访谈对象都是各村80岁以上的原住村民,这些亲历者的讲述让看似尘封的乡村历史变得鲜活起来。老人们语言质朴直白,说起村里的婚丧嫁娶、人情往来,无所遮掩,知无不言。有的拿方言俗语打趣本村村名由来:“一泡尿滋两坑”;有的讲起战争年代逃难的岁月,掩面而泣;有的自称“上知一百年,下知一百年”,上到农谚传说,下到家长里短,果然百事通……而且,每一份调查报告之后,都附有驻村人员的村调日记,以第一视角记录自己与村民、乡村生活的真实互动,比如找住宿、办证明、参加婚礼,鲜活反映了当下乡村的状态。这些亲历者的口述,调查者第一视角的参与、观察,村庄里的个人、组织与“闯入者”的互动,无疑都成为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第一手资料。

        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苦探索,且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农村才得以形成基本的经营制度及相应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方法,即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实际进程中,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就需要学界对中国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和深度研究,突破对农村片断的、零碎的、表层的认识。而“区域性村庄”,就是农村研究的上佳切入点和重要内容。

        农村社会由一个个村庄构成,村庄是农村社会成员的地域聚落。更重要的是,村庄不仅仅是农业空间聚落,而且是人与人的结合,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应的意识形态。村庄这一微观的社会组织,反映了整个农业社会及其区域性特质。在中国成千上万的村庄中,选择什么样的村庄进行入场调查?本丛书给出的答案是,先分类,再选点。“中国农村调查”项目从“村庄、农民”两个层面,将中国农村划分为七大区域,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东南区域、东北区域,分别对应黄河村户社会、长江家户社会、华南宗族社会、西南村寨社会、西北部落社会、东南农工社会和东北大农社会等七大典型社会形态。然后,依据每个区域所辐射的“省、市、县”,按照每个地级市两个县、每个县一个村的标准,遵照“典型与普遍”和“中心与边缘”结合的原则,随机抽样选点。

        比如,在《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黄河区域卷》中,整个黄河区域的整体特征被归纳为“弱分化强整合”,而“集村而居”是黄河村户村庄的存在形态。此外,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其农村传统底色决定了近代乃至当代农村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村庄的选取上,除地理特征的差异(如秦岭脚下的宝鸡县宁王村、晋南台塬的万荣县乌苏村、皖北平原的萧县管粥集村、冀中南井灌区的宁晋县双井村等)外,也要考虑内部经济社会因素(如农商结合型的永年县河北铺村、农副业兼顾型的项城市郭大庄村、单姓主导的虞城县刘屯村、多姓主导的新绛县席村等),还要考虑历史行政因素,如黄泛区移民型村庄封丘县夏侯村等。

        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调查的重大意义不言自明。“中国农村调查”丛书以海量的一手数据、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再现与还原了中国农村的传统形态、变迁与实态的全过程,深度刻画与描述中国不同区域农村的社会底色、制度底色。毋庸置疑,这将为国家“三农”决策上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供事实依据、数据支撑,资政作用巨大。

        中国乡村是什么模样?答案似乎是模糊而难以确切的,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农村形态多样,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历史条件差别甚大。而且,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推动乡村生活快速变迁。所以,这个问题需要被分门别类地回答,而《中国农村调查(村庄类)·黄河区域卷》或许可以说交出了部分答卷。无疑,给出完整答卷是一项巨型工程。期待这项工程早日完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