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窝》封面极为清朗:瓦蓝的天空,窜天的白杨,细韧的绿叶,孩子仰望天际的喜鹊窝,枝枝杈杈的“喜”,两只喜鹊耐心编织的致密的“窝”,大自然的气息迎面而来。
这是一本展现独特地域景观的图画书,是一幅沙漠绿洲中的家园描绘。作品以颇具镜头感的内在节奏,将静态的、一帧一帧的画面连缀出时光流转的动态呈现。镜头远景与近景交替,有远景的沙漠,清澈的海子,有近景的沙娃和他的家,沙娃与喜鹊,再到喜鹊筑窝的杨树林。对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则给予了一组时令剪辑,冬天遒劲树枝勾勒的版画,春天绿意变幻的水彩画,夏秋色彩浓郁的油画,是男孩沙娃看不够的风景。沙娃与喜鹊在杨树林中玩耍的跨页特写尤其生动:静谧的白杨树干间,是四处撒欢的孩子和他的喜鹊朋友们。奔跑的身影,“加加加”的对话,洋溢着和谐、葱茏的生机。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与喜鹊天天相伴的嬉戏并不能满足沙娃对喜鹊的好奇心,高高悬挂的喜鹊窝成了沙娃心心念念的“秘密”。当顽皮的孩子想方设法探秘时,家人们次第登场。这个劝阻过程写得欢快而活泼:妈妈拿走了杆子,爸爸搬走了梯子,爷爷捡走了石子,奶奶则给孩子唱了一首民谣,“天上喜鹊飞,地下骆驼跑,远处芨芨草,近处泉水冒。沙漠人家四大宝”!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就能让孩子罢了念头,这未免太过简单,也显然止步于一个浅显的教化故事。海飞作品叙事的妙处在于,孩子不但没有放弃这个念想,反而,越是大人不让触碰的东西越有巨大的吸引力!不得不说,海飞是真正懂孩子的。
童心的真挚呈现,仅仅构成了《喜鹊窝》作品意蕴的表层。喜鹊窝的悬念逐渐连缀出作品更具深意的生态与生命主题。作品生动呈现了人与自然至为亲密的关系,驼队,羊群,沙漠映衬下更显葱茏的绿树,一片祥和的生机。作品也真实呈现了沙漠的两幅面孔,任性发飙的沙尘暴摧毁了人与动物的家园,包括耸立的杨树林与喜鹊窝,绿洲瞬间变成了沙漠。喜鹊悲鸣着飞回来,寻找被掀翻在地的喜鹊窝,沙娃也是在这个时刻,终于看到了喜鹊窝的內巢。孩子震惊地发现,喜鹊们竟然能将內巢编织得密不透风,窝里还汪着一汪沙泉水!
手捧这个滴水不漏的喜鹊窝,是孩子与喜鹊一次近距离的生命对视:弱小的喜鹊在家园构筑上有着如此强大的信念与执行力,为了拥有一个安稳的家园,它们选择树木的最高处造窝,用喙衔来一根根树枝搭建枝条纵横的结构,再一点点衔来河泥、毛羽抹砌,用脚趾踏实。喜鹊筑窝仅靠嘴衔,何其艰难,又何其认真!要在高高的杨树顶端构筑这样坚固致密的巢穴,往往耗时数月。喜鹊窝的秘密,曾经是一个孩子心中单纯的顽童梦,谜底揭晓的那一刻,则让一个孩子真切感受到了弱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量。
《喜鹊窝》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沙尘暴摧毁家园后,爸爸不再像老辈那样选择退却外迁,而是在沙漠里寻找海子,用网格固沙,造林绿化,重建家园,努力变“沙进人退”为“人进沙退”。赤色夕阳里,漫漫黄沙中,那只向沙漠深处寻找新家园的队伍,人与骆驼,与喜鹊,构成了一幅顽强的生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