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3月24日 星期三

    著者感言

    “哲学就是对精神力量的信仰”

    ——一位学者的哲学断想与读书札记

    杨耕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3月24日   10 版)

        《静水深流:哲学遐思与文化断想》(第三版),杨耕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即出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著作,是我的第一本学术随笔《静水深流》的第三版,内容包括哲学断想、书的序言或后记、读书笔记。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我把这本学术随笔分为四编:第一编是关于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断想;第二编是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基本观点的断想;第三编是我的一些著作的序言或后记;第四编是读书札记。实际上,这种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因为书的序言、后记都是在哲学断想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而读书札记本身就是哲学断想。

        1816年10月28日,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发表了著名的“哲学史开讲辞”。在这个开讲辞中,黑格尔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人既然是精神,则他必须而且应该自视为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切不可低估或小视他本身精神的伟大和力量”,而哲学就是对精神力量的信仰。因此,应当重新关注哲学,倾听哲学的声音。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哲学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就在于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这就是说,哲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反思,即“对思想的思想”,就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而哲学的反思就是要使人们从“日常急迫的兴趣”中超脱出来,从“空洞的词句、虚骄的气焰”中摆脱出来,从“空疏浅薄的意见”中解放出来,从而转向“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为此,哲学需要“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

        我的职业、专业、事业都是哲学。40多年来,我始终坚持这种“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一直在哲学这个荆棘丛生的领域里艰辛跋涉,哲学已经融入我的生命活动之中,哲学反思已经成为我的思维方式。不管是整体反思,还是断断续续反思,我总是处于反思之中:上班与下班途中,出差与讲学途中,机场与车站等候,电视机前与散步路上,书房与病房,茶余与饭后……这本学术随笔就是在这些断想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所以,这本学术随笔的副标题就是“哲学断想与读书札记”。如前所述,读书札记实际上就是哲学断想。

        哲学反思不同于常识思维。当代著名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指出:“在共同语言和共同经验的熔炉中形成的这些规范则构成了我们叫做常识的一大部分——最低限度的一套指令性概念,一个共同体用这套概念调节它的实践活动和日常活动”。常识就是由人们的共同经验构成的,常识思维是一种经验性思维,它适合于日常生活、日常活动,但它也仅仅适合于日常生活、日常活动。正如恩格斯所说,“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动范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跨入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遇到最惊人的变故”。犹如雷达有自己的盲区一样,人的思维也有自己的盲区,这个盲区就是常识,它往往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常识“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其中包含着这个时代的一切偏见”(黑格尔)。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就是对常识的不断突破和超越;哲学史告诉我,哲学就是对常识的不断反思和批判,更重要的,这是一种对常识的前提批判。

        当常识逐渐占据人们的心灵,内化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精神权威之后,它往往就获得了不受思维审视的豁免权,并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支点,成为人们的精神保姆。而“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一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曾经运用并应用来帮助他生活的东西,恰好就是他所不真知的,如果他没有哲学的修养的话”(黑格尔)。哲学反思就是要通过对常识的前提批判,从思想上摧毁常识设置的障碍,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同一看对立,透过肯定看否定,从个别中看到一般,从有限中看到无限,从偶然中看到必然,从平静的水面透视出湍急的水流……正因为如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李艳辉教授建议将这本学术随笔取名为“静水深流”。李艳辉教授一向言简意赅、一语中的,我欣然接受她的建议,将这本学术随笔定名为《静水深流》。

        学术随笔不同于学术专著。专著追求的是理论的深度,随笔展示的是思考的痕迹;专著关注的是逻辑的严谨,随笔显示的是思想的火花。如果说学术著作是“美国大片”,那么,学术随笔就是“中国小品”;如果说学术著作是“法式大餐”,那么,学术随笔就是“中式小吃”。“大片”“大餐”值得回忆,“小品”“小吃”值得回味。在我看来,真正的学术随笔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直觉顿悟;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杂”而不乱,在看得见的文字中渗透着看不见的智慧。

        同《静水深流》第二版相比,第三版有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删除了“代序”,重写了“自序”,对“附录”的内容全部做了调整,删除了《重读·重建·重生》《与哲学连为一体》《书缘人生》,增加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六篇学术自述、访谈、演讲,即《重读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马克思: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当代哲学家的良心与使命》《杨耕:把哲学融入生命活动之中》《杨耕的哲学之“旅”》《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二是删除了“思想对话”“学术演讲”的全部内容,删除了“哲学遐思”“文化断想”“读书札记”中的《哲学的显著特点》《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展示独特的话语空间》《历史规律与人生规律》等13篇“断想”;三是增加了《社会科学的特殊性》《理论思维、哲学思维与辩证思维》《在“向死而生”中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活马克思辩证法的“思想实验”》等40篇“断想”;四是把全书的结构调整为四编,删除了“哲学遐思”“文化断想”“读书札记”“思想对话”“学术演讲”这些题目。之所以作出这样大的调整,是为了进一步突出这本著作的“断想”和“随笔”的性质。

        从2012年出版《静水深流》第一版,到这次再修订,出版第三版,时间又过去了8年。此时,我即将进入老年的人生阶段了。尽管西塞罗《论老年》“论”得很精彩,但老,总是很容易让人感伤甚至沮丧。凡人是这样,伟人也是如此。英雄老去,美人迟暮,更让人叹息。李商隐借景抒情发出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海涅则缘情写景发出感叹:“太阳纵然还是无限美丽,最后它总要西沉。”当然,我更喜欢中国现代诗人汪国真的诗句: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