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姓“村上”的日本作家,中国读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是村上春树。其实,日本文坛一直有“double村上”的说法,说的就是村上春树和村上龙。与村上春树的大器晚成不同,村上龙年少成名,24岁发表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就斩获了日本文坛最高荣誉芥川奖。荣誉加身的村上龙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变成一个老成持重的作家,反而愈发特立独行,不仅出版长短篇小说、随笔评论、书信访谈等逾百部,更是游走于音乐、电影、舞台剧等各类艺术领域,探讨亚文化、爵士乐、美食、男欢女爱、社会现实等诸多话题,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村上龙的个人风格强烈。读者第一次阅读村上龙的小说,往往要被震撼到:“这也太敢写了!”由于他的风格太强烈,读者要么对他一“阅”倾心,要么觉得他根本乱写一气——爱之深或恨之切,除此以外,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上海译文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村上龙的系列作品,计划出十本,第一辑出版了五本。与村上龙从事写作四十年来创作出的逾百部作品相比,这个作品集的规模不大,但收录的都是畅销多年的口碑之作。其中《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寄物柜婴儿》早已名声在外,倒是村上龙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随笔集《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部随笔集对当时日本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尤其是性别领域里的那些——做了深刻观察与辛辣剖析。
村上龙没有满足于记录日本的社会现象,他试图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予以剖析。比如,关于所谓的“男人味”消亡的现象,村上龙不屑一顾地表示:“‘男人味’之类的东西,不过是一种幻想……作为幻想的男人味的本质,与确认‘雌性作为物种处于劣势的处境’直接有关。”在他看来,“男人味”是幻想“男人比女人强”的产物,而正是出于想要证明“男人比女人强”的强烈愿望,男人们才心甘情愿地成为村上龙在这部随笔集里反复提及的“消耗品”。
默默地上“战场”,默默地承受压力,默默地牺牲……男人作为“消耗品”的特性,在过去曾是“男人味”的体现。但是,村上龙想要提醒读者们——尤其是男性读者——现代社会的情形变了,女性更加独立自主,越来越多的女性比同龄的男性更优秀、更强大,男性在维持“男人味”这件事上遭遇不可避免的失败,难免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村上龙进一步观察到,当男性在同性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落入下风、越来越成为“可悲的角色”时,一部分日本男性选择用“女性化”来抵抗:“如果同样没有才能,还是应该花心思将自己打理得整洁可爱些。年轻的男人们为了生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的趋势……如果男人变得女性化、软弱化、优质化,老派的人们都会唉声叹气,但那是通过抛弃作为消耗品的男人的姿态而进行的抵抗”。
《所有男人都是消耗品》由34篇短小精悍的随笔组成,每一篇都有一个相对模糊的主题,但讨论的不外乎男女关系、性别问题,观点既犀利又有趣,主题既日常又发人深省,文章篇幅不长,读起来相当轻松,还有强烈的时代感,仿佛在阅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看看这些随笔的标题吧:《优秀的职业女性不需要智慧》《我讨厌勾引有妇之夫》……既简洁又吸引眼球。这就是村上龙,他的魅力不仅超越时代和地域,甚至可以超越媒介。
在村上龙看来,想要理解当下的性别问题,就要追本溯源,对原有的性别体制建立清晰的认知。如前所述,村上龙认为男人是一种“消耗品”,为了在性别体制里维持所谓的优势,男人们必须在要求他们做出牺牲的时候毫不犹豫。
至于女性,村上龙也不认为她们在原有的性别体制里就是所谓的“弱者”。村上龙讲了一个小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在西餐厅里与女友谈分手的事,他朋友以为那女孩会伤心得吃不下食物,没想到女孩一边伤心流泪,一边吃着牛排,还称赞“真香”。这样的反应,恰好打破了他朋友关于“确认‘雌性作为物种处于劣势的处境’”的“男人味”想象,丢掉了“男人味”,他朋友一下子“认输了”。
村上龙不由得感慨:“在古代如战国时期,夫人追随城堡失守、人马溃败的主君身后自刎,常在影视剧里成为美谈。但是,那样的事肯定是无稽之谈,实际上主君也许拥有好几个那样的夫人,她们被杀害自己主君的男人收为新妻的情况无疑比比皆是。那种事早就习以为常了。一边吃着牛排一边哭着说‘真香’的女人们,一瞬间就会接受主君战死的现实,跟着别的男人跑了。我似乎听到有人在说:‘那正是女人的软弱啊!’胡说,哪里是软弱?这不是强悍吗?”
总的来说,村上龙把日本传统性别体制里“男强女弱”的关系理解为双方采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男性维持强势,代价就是要主动地牺牲;女性看上去是依附的、弱势的,但她获得了保护,有机会在遭遇变故时活下来。双方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与默契,合作了数千年。
只不过,过去的平衡已经被打破,日本女性有了新的选择。一部分女性选择靠自己活着,另一部分女性选择留在原有的体制里生存。独立女性觉得其他女性不思进取,其他女性觉得独立女性打破了平衡。最优秀的男性不管面对哪种女性都有魅力。而剩下的男性,在原有的体制里竞争,却发现竞争越来越激烈,只好期望所有人都能回到原有的体制里……愈演愈烈的性别对立表象下,是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的男性、女性争夺话语权的对抗。
类似这种跨越时代、地域与媒介的犀利金句,书中比比皆是,留待读者们自行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