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温暖的回忆

    马勇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12月09日   18 版)

        早在研究生阶段,我就是读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各种经济管理类教材和著作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后来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与导师陈雨露教授合作的第一部著作《现代金融体系下的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风险与监管体系》于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我与人大社“近距离接触”的开始。自那以后,一晃十余年过去,我也从一个博士生逐渐成长为高校的教授和博导。暮然回首才发现,人大社已成我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最佳助理和最好见证。

        2012年,我与陈雨露教授历时约5年时间合作完成的《大金融论纲》书稿交付人大社。人大社在收到书稿后非常重视,选派了最优秀的专家和编辑团队为该书的出版出谋划策。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点:一是所有的编辑老师和工作人员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大到书稿结构和装帧设计,小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和每一个标点,都本着诚恳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反复与作者沟通确认,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疏漏,也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给书稿“增光添彩”的机会;二是出版社有着充分的信息资源和和出版经验,并且总是为作者考虑,力图全方位给作者的著作找到最佳的出版方式和路径,也正是在人大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推荐下,《大金融论纲》一书在出版过程中最终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资助。在得到“入库”的消息后,时任编辑周华娟同志在与我讨论书稿的最后校订工作时曾打趣地说:“恭喜马老师成为最年轻的‘入库’专家。”一个切身为作者着想的热情编辑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2013年,该书在人大社正式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2013年4月,来自监管部门、高校、研究机构、银行和证券媒体界的数名专家专门就《大金融论纲》进行讨论,主要观点集成的文章《“大金融”或是一场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刊发于《证券日报》。2013年9月,该书入选《光明日报》“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成为10种高校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科类精品图书之一。2013年11月,该书入选北京出版发行联盟“三个一百”原创精品出版工程,并得到翻译和出版资助,由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签约出版了本书的英文版。2014年,《大金融论纲》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毫无疑问,《大金融论纲》的出版和产生的学术影响,成为激励和推动我在学术道路上更快前进的重要里程碑。

        时隔七年之后,我个人独立编著的第一本教材《中央银行学》于2020年10月在人大出版社正式出版。虽然只是一本教材,但它在我心中的分量却远远超过所谓一般专著。事实上,这本教材既包含了我在央行系统工作多年的实践反思,同时也凝结了我十余年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金融监管领域的研究心得,其中有不少是颇费心力、体力和笔力的总结。这样浸透着心血的一部著作,我当然希望它能有一个好的“归宿”,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于是,拥有全国最好教材销售渠道的人大出版社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不二选择。当我把这本书稿呈给出版社崔惠玲和韩兆丹两位同志的时候,虽然正值疫情时期,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在第一时间高效率地组织了编辑团队,并迅速地展开了编辑、校对和设计等工作。

        在该书的审校期间,责任编辑宫雨霏同志不厌其烦地通过微信与我逐一沟通确认教材中的每一个细节,不仅替我纠正了诸多此前未发现的遗漏和笔误,而且还对多处表述的最佳呈现方式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在人大社各方面的努力和通力合作下,该书从提交人大出版社到最终正式出版,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巨大(全书64万字,还有超过10万字的电子二维码专栏),我完全可以设身处地地体会到编辑同志所承受的压力,但他们毫无怨言。再一次,我从人大社同志们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令人敬佩的职业态度。我想,对于任何一个作者而言,把自己最好的著作交给人大社,都会是一个可以放心的决定。

        一路走来,从学生到教授,从博士到博导,在悄然的身份转换中,我继续着与人大社的缘分。值此人大出版社成立65周年之际,我在电脑上默默地敲下这些文字时,心里泛起阵阵暖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