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8月19日 星期三

    屈原文化精神传承新版图

    徐志啸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8月19日   15 版)

        湖南理工学院的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推出了一套具有浓厚湖湘地方传统文化色彩的研究丛书——《屈原文化研究从书》,为湖湘地方传统文化研究抹上了一笔重彩。该套丛书包括六本——《屈原文化版图考》(龚红林、何軒著)、《屈原赋通释》(吴广平著)、《读骚拾零》(刘石林著)、《〈离骚〉琴曲集成》(朱益红编著)、《屈原与岳阳综论》(钟永兴主编)、《屈原研究三十年》(彭柏林、杨年保主编)。从六本书的标题可以明显看出,全套书围绕湖湘地区,对二千多年前的伟大诗人屈原及其诗歌作品,以及其所涉及的地方传统文化,作了多方位、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探讨。

        正如两位主编李明、龚红林在全套书的“总后记”中所写,编撰这六本书的目的,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湖湘地方传统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屈原及其诗篇,以及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的中国端午节等,都是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此,为屈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湖湘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编著者们精心编撰,推出了这套丛书,这无疑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有着重要的学术和文化意义。

        从六本书本身看,可以说它们涵盖了屈原文化研究的多角度、多侧面、多学科——有屈原文化版图考察,这是对包括湖南、湖北、以及台湾等十余个省市至今留存的纪念屈原的庙宇建筑作详尽的考察,从历史时空角度,以图文结合方式,探讨屈原文化精神在中华大地的历史传承;有屈原作品的校注汇评,包括校勘、注解、今译、点评,其间特别注意吸收了20世纪以来国内楚辞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有汨罗屈原纪念馆负责人,写下的关于屈原身世与汨罗地方民俗、端午文化及田野考古关系等的系列论文;有从民族音乐学角度,记录和整理历代《离骚》琴曲的弦式谱集;还有屈原与岳阳地区历史、文化的综合考察,以及《云梦学刊》三十年屈原研究论文的汇编。可以说,这六本一套的屈原文化研究丛书,切实反映了以湖南地区为代表的学者群体研究湖湘地方传统文化的喜人气象。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对屈原文化版图作历史考察的学术成果。这是对屈原文化遗址的历史追溯,更是对屈原文化精神传承作时空版图的历史记录,以厘清屈原文化的生成与传播脉络,有助于深入了解屈原文化在祖国各地的传播与流传。作者首先从国内屈原文化资源的整理与研究现状入手,以搜寻史籍、方志与文献的记载为主,因为这个领域,在迄今为止的屈原文化研究领域,尚存很大空白,需要及时填补。作者指出,今日的屈原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一带,广涉十多个省市,最远可至台湾海峡,这些遗址包括——屈子祠、屈原塔、屈原墓、屈原碑、屈原像、屈原宫、三闾宅、三闾庙、三闾祠、招屈亭、橘颂亭、怀屈楼、涉江楼、女媭庙、独醒亭、行吟阁,以及屈原故里等。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踏勘了十多个省市——包括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河北、河南、福建、江苏、台湾等,其中尤以湖南和湖北两省居多,而湖南则以汨罗和岳阳为主,湖北则以秭归为主。这些历史遗址建造的年代,应该跨越了从秦末到清代二千多年的时间(当然,很多遗址经过后代修复),其中,秦汉、宋代、清代为高峰。书中还附了《全国屈原庙(祠)、纪念遗址一览表》《全国屈原纪念建筑分布图》《吟诵屈原的唐诗人籍贯图谱》等。作者认为,屈原文化遗址如此广泛的空间分布,充分反映了民间对屈原其人及其身世经历和诗歌作品的崇敬、仰慕、欣赏与高度认同,如今,这些遗址已成了各地人们凭吊、缅怀先贤屈原的精神圣地,成了历代文人墨客提笔写诗撰文寄托情怀的最好之处。正因此,通过此书,今日的读者可以清楚了解到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的印迹。全书所列图表和详细文字记载,翔实清晰,给读者展示了二千年来屈原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和时空分布。

        其他五本,可谓各显特色:《屈原赋通释》,在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和参照众多注释本的基础上,显示了自家特色——全书力求校勘精要、注解详细、翻译通俗、点评扼要、雅俗共赏,以此体现湖湘学者研究屈辞的独家风格,细读全书,感觉编著者的努力确实付诸实际;《读骚拾零》作者曾长期担任汨罗屈原纪念馆馆长,书中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特别注重了汨罗地方民俗文化与屈原其人及其作品的实证研究,并辅之以田野考古资料予以佐证,由此使得作者的看法和见解,特别值得读者和研究者参考;《〈离骚〉琴曲集成》一书,对于喜好或研究民族音乐特别是古琴曲的读者,有参考价值,书中将三十多个版本的《离骚》减字谱集予以影印展示,并加了文字说明,附了多篇资料,俾助于读者可作参照比较;两本论文集,《屈原与岳阳综论》选取了论述屈原与岳阳地方历史文化的二十多篇论文,围绕屈原与汨罗、屈原与岳阳话题,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方面作考证与探讨,《屈原研究三十年》选取了《云梦学刊》“屈原研究”专栏发表的三十多篇论文,集中展示了该刊特色专栏三十年的成果缩影,这些论文的作者都是全国各地的屈学研究专家学者。

        《屈原文化研究丛书》是湖南理工学院设立“屈原文化研究基地”以后推出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正如方铭和郭建勋在该丛书“总序”中所说,湖南理工学院建立的屈原文化研究基地,旨在从内部和外部深入推进屈原学的整体研究,从而促进文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产业及区域经济的结合与发展。应该说,本套丛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屈原文化研究本身的深入拓展,也有助于提升对与屈原相关的具有湖湘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更有助于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性与文化自信性,增强文化软实力,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人文环境的优化建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