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5月20日 星期三

    中小学教材该如何走向数字化

    赵柳松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5月20日   10 版)

        《复合型教材与数字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88.00元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在线教育按下了快进键。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各地“空中课堂”百花齐放,教师、家长和学生都迅速适应和熟悉了各种在线学习工具。每个人从行为到观念的转变,为教育信息化作了重要的实践和准备。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国的中小学教材几乎全部是纸质形式,有的学科配有音像制品如语文和外语。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要数上海市2016年开始逐步取消音像制品,实现音频线上下载。那么,教材是否也应该逐步走向数字化?又该如何走向数字化呢?

        近年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牵头开展《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与教学应用实验项目》,目的是为了“推进数字教材的应用,探索基于数字教材开展教与学的分析与评价,构建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基础环境,建设能够提供备课、活动、作业、评价等服务的教学支持系统”。该项目历时三年,重点研究了未来的教材形态、教材编制规范和教材管理规范,并集各方力量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工作。2020年3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出版了《复合型教材与数字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一书,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层面为教材走向数字化提供了可参考、可应用的路径。

        本书的出版有以下三点意义:第一,推进上海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本书的内容反映了基础教育走向教育信息化的主动探索过程,记录了一次基于实践、着眼未来、可操作、可推广的尝试。鉴于教材的核心地位,该项目研究成果如能在上海市推广实施,势必推动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二,引领未来教材开发工作。国内对电子教材或数字教材的研究并不多见,且主要为理论和现状研究。本书对未来教材的内容与形态做了前瞻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具有首创性。在教材内容开发方面,首先,本书研究的《教材编制方案》的设计规范囊括了教材编制所有维度,从教材特色、品种体系、课程目标的落实到教学内容的设计。每个维度又涉及了具体内容,如教材活动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活动类型、活动形式、活动时空、活动时长、难易程度,而且要界定每个活动的属性包括目标、场地、参与形式、成果形式,等等。这对教材编制者极具参考价值。其次,本书将“教材对教学结构的体现”作为教材编制设计规范之一,使得教学对教材编制的作用和意义显性化。一直以来,教材所提倡的教学法对课堂教学都具有引领作用,教材在编写时也会收集教学层面的意见。但本书基于课堂教学实践提炼了适用于不同学科的基本教学结构,并第一次提出将教学结构作为教材编制的重要考量因素。这使教学在真正意义上反哺教材内容的开发。

        在教材呈现形式方面,本书既研究和建设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复合型教材(即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的形式),又探索和初步建设了未来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数字教材。为了直观呈现什么是复合型教材与数字教材,本书还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视频的方式展示了复合型教材和数字教材的样例。

        第三,规范管理从教材编制到应用的全流程。基于上海市教委多年来对上海市所用教材的管理经验,本书梳理了教材从编制到应用的全流程工作,明确流程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要求,执行人员与职责,构建了完备的管理规范体系。这一体系囊括了教育行政部门、教材编制出版单位、发行和其他相关单位等不同领域的不同人员,全面解释了从教材编制到应用反馈的管理闭环的工作机制,为教材的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书的出版必将引发广大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和教材编制者、出版者对未来教材内容与形式的思考,所实践的案例也将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向可管理、可应用的康庄大道。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