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5月20日 星期三

    从两份民国英文刊物看那代人的文化认同

    沈珉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5月20日   10 版)

        《多元文化认同的建构:〈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研究》,黄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46.00元

        几年前我与黄芳博士一起讨论晚清民国的出版史。在讨论中,我们都认识到中国现代有民族心的知识分子通有的情绪就是“焦虑”,尤其是具有海外求学背景的知识分子群体,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裹挟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之中,构成这一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化思潮。我在研究晚清至民国的书刊形态时得出的结论是:“民族性”是“现代性”的必然结果,而这一结论也在黄芳博士对中国现代英文报刊研究的大作中得到了印证。她对《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两刊的研究,着眼于刊物编辑作者的文化选择与诉求,就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文化“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方式,最终促进中国现代文化的全面建构。

        虽然学界对英文报刊的研究很早便已开始,中国近现代报刊史研究的相关论著初步梳理了英文报刊史料;但早期及此后的研究论著将“外报”“外文报纸”“英文报刊”作为研究对象,大多关注外国人在华所办的英文报刊。而黄芳的《多元文化认同的建构:〈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研究》选择了国人自办的两个刊物作为研究对象,可谓慧眼独具。具有丰富跨语际文化实践的中国知识分子,才能较为全面地评价中外文学,才能以现代精神弘扬民族文学,才易促动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

        该书梳理了这两份刊物的创刊经过、文化背景以及编辑群落,着重描述了两刊的“公共空间”,从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双向交流跨越了同人刊物的界线,中外知识分子联合进行了跨文化的传播。两刊编辑作者群体以“书评”“专论”及“小评论”等形式吸纳引入外国现代文化思想,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如温源宁撰写的大量引入英美文学思想的文章,林语堂移植“西洋”杂志文体写作的英文小品文;同时他们还以“译文”“纪事”等形式向外译介传播中国文学及文化,如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道德经》、唐诗宋词及现代文学新作《雷雨》《边城》等,尤其是“现在时”的文学译介,突出了中国作者的“在场”。

        该书还着意考察了出版于上海的英文报刊群系。除了早期英美等外国报人创办的《字林西报》《密勒氏评论报》等报刊外,聚集在各类政党机关及民间团体里的中国英文报人,在1930年代纷纷出版各类时政及文化报刊,不仅为当时发展繁盛的报刊出版业再添文化风景,也搭建了活跃而深入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现实空间。这些国人自办的英文报刊,具有成熟且完善的编辑、出版及发行体系,也展示出不同于中文报刊的文化思想,面对海外英语世界读者,更注重中国文化的阐释与传播。由此而言,该书揭开了一个可能被遗忘的历史空间。

        该书拓展了中国现代报刊出版史的研究视野,扩充了现代知识分子思想史研究的维度。书中所展示出的新发现与新思索,也必将为后来者提供启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