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0年04月22日 星期三

    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古朴浓郁的水乡风情,老一辈乡村人的精神风骨。

    琴弦声声情未了

    高巧林 《 中华读书报 》( 2020年04月22日   19 版)

        《草屋里的琴声》,高巧林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定价30.00元

        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南乡村里度过的。说起来有些遥远,回想起来却仿佛就在眼前。

        那时,乡村里的物质条件无法跟今天作比。没有广播电视,也没有影院剧场,一年之中能够看到一二场小银幕露天电影算是天大的乐事。而乡亲们的日常文艺生活呢,几乎全都依赖于自娱自乐式的哼哼唱唱,吹吹拉拉。

        二胡是乡村里最常见的传统民族乐器。它委婉动听,悠扬抒情,听起来好像哪位唱戏人的好嗓子,咿咿呀呀,清丽甜美,深受乡亲们的喜爱。拉二胡只凭一张弓和两根没有固定音阶的弦,难度不小,所以,村里极少数会拉胡琴的人理所当然成了众人眼里的香饽饽,而回响在天空里的琴弦声呢,简直就是抓人耳朵、撩人心旌的天籁之音。

        比我大三四岁的孤单少年阿留只念过二三年书,认字不多,歌纸戏本上的简谱是他后来自学的,但可喜可贺,他将一把来自祖辈“堂名”班里的红木二胡视为至宝,天天咕吱咕吱地练琴。最后无师自通,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二胡高手。

        十一二岁的我经常陶醉于青蛙蟋蟀知了鸟雀等小动物们的吟唱之中,而全然不知乐器为何物,什么叫音乐。随后幸运,有机会从阿留的二胡声里得到更为奇妙的听觉享受和音乐知识方面的启蒙。至今难忘,或在凉风轻拂的闲日,或在月光如水的静夜,我一次次走进阿留家的小屋,仔仔细细地观赏他手中的胡琴。琴声响起后,我会转移目光,一眼不眨地看着他专心致志的神态、身体略微前倾的坐姿和来自于右手腕左手指的动作。最终,眼睛会把机会谦让给耳朵,让我津津乐道地聆听歌剧曲调《北风那个吹》、锡剧中的大陆调、老黄调和江南传统曲调《三六》,等等。

        一次,阿留居然主动问我,想不想学拉胡琴?当然想,但我没有胡琴,怎么学?阿留没多说,只顾把胡琴递给我,手把手地教我。

        几个月后,我终于能拉一些简单的曲调了,而且从小叔那里得到一把简易的竹筒胡琴。等到念初中时,我居然当上了村文娱团里的小琴师。得意间,人生中的第一个伟大理想在我心中悄然萌生——长大后去哪个专业剧团,当一名正儿八经的琴师!

        可惜最后,限于天赋不足和用功不够,好端端的理想终成泡影。

        本以为,今生今世的二胡情缘就此了结了,但没料四五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儿童文学作品时,儿时的二胡居然不由分说地从我记忆里跳出来,一边替我演绎作品里的故事,一边替我牵出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可不?最近几年,我已经多次把二胡写进散文里,写进小说里。其中有的还得了奖呢。

        琴师梦换成了作家梦。这也不错。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也。

        2018年上半年,浙少社陈天中老师在电话里征求我意见,说,能不能着眼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再写一部二胡题材的少儿长篇小说?顺便,他还向我说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我略加思索后,答应了。

        使命在身,不敢懈怠。先是花上二三个月时间,一边苦思冥想寻找立意,翻来覆去拟写提纲,一边从书上网上搜集跟二胡和“堂名”艺术相关的各类资料。今年春节,我还特意去邻近乡镇,采访一位会拉会唱、喜欢民间文娱的老人,从他那里了解滩簧、堂名、宣卷和锡剧等传统曲艺知识。末了,借用他的二胡,让我寻找儿时学琴时的感觉。

        真正着手写初稿时,心情反倒放松了。一方面自以为胸中有丘壑,心间存竹子;另一方面借助了约稿带来的动力。于是,不紧不慢,每天码上一二千字,也可以写写停停,修修改改。写到动情处时,会不知不觉地跟着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走得很远很深,并且会在几个关键时段为之感动,为之流泪。

        四五个月后,初稿杀青。这时,我是由衷感恩于童年生活的馈赠,同时也惊讶于童年记忆的丰富与广阔。也就是说,起初担心,二胡题材的作品已经写过八九万字,会不会重复自己?会不会挤不出“牙膏”?但实践下来的事实表明,只要有新的构思新的立意,就绝对不会重复,也用不着担心挤不出“牙膏”。生活里藏着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这话一点不假。而从小说写作的技巧层面看,我是千万不敢低估艺术想象所带来的神奇力量。毕竟,小说是虚构的艺术。

        面对着一字一字码出来的初稿,我是有点扬眉吐气,沾沾自喜。自认为:已经较好地刻画出了阿兴、立秋和琴师叔叔等一个个人物形象;已经合着叙说故事、推进情节的节奏,巧妙地融入了制作二胡的方法和拉奏二胡的技巧;已经不惜浓墨重彩,描绘出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景和纯朴厚重的民俗文化;已经……

        2019年2月9日,我欣欣然把小说初稿发给编辑。十来天后,编辑在QQ上回信,告诉我,他们已经读过了《草屋中的琴声》,总体印象不错。甚至还说,对这部作品寄予很高的期待。

        我的心跳顿然加快。

        最后,编辑向我提出若干修改意见。通常,有了一定写作经历的人,对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会感到为难,包括不愿意修改和无法修改等几种尴尬。而我这次,见过修改意见后,居然心诚意悦,感激不已,因为,编辑们替我找出了薄弱环节和疏漏之处,并且给出中肯又具体的修改方案。这,就是遇上好编辑的福分。

        随后的二个多月时间,我是铆足劲头,竭尽才智,从作品整体到局部,从文中的某个段落到某个句子,前前后后修改了五六稿。可以肯定,在我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这一次的修改最为较真,也在较深层次上领悟到了“文章不厌百遍改”这一真谛。

        当然,我还不敢说,反复修改后的《草屋里的琴声》就是精品力作,因为,读者是上帝,所有的评判权都在他们那里。但有一句话,我还是可以说的,就是希望读者朋友们,尤其是广大少儿读者朋友,能从《草屋里的琴声》这部小说里,读出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读出古朴浓郁的水乡风情,读出老一辈乡村人的精神风骨,读出优雅纯正的文学品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